“目前,中國兒童飲食中存在能量相對過剩,城市兒童油脂和肉類的消費量大,糧谷類食物的消費量明顯下降,果蔬攝入量不足和品種偏少等問題。”衛生部疾控局慢病處處長吳良有31日在北京這樣說。
臨近“六一”兒童節,由衛生部、中國記協主辦等支持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知識共享會在北京舉行。吳良有指出,果蔬攝入量不足影響著下一代的成長,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會對其健康有深遠地促進作用。
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僅有63.6%的小學生每天都吃水果,同時有60%的小學生早餐中沒有蔬菜。調查還暴露出孩子在蔬菜水果攝入的種類上比較單一,比較偏好甜味的水果,近20%基本上每頓飯只吃一種蔬菜等問題。
馬冠生說,應按照多種顏色搭配的原則,每天五份蔬菜和水果(每份100克左右),讓孩子從小養成“彩虹五蔬果,健康從小做”的良好膳食習慣。
馬冠生還呼吁家長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膳食習慣,應當在保障“頓頓有蔬菜、天天有水果”的同時,注意多種顏色蔬果的搭配。同時避免孩子攝入過量零食、過于偏好某一種食物等。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