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種甘蔗來錢快呀,去年我種了20畝甘蔗,今年榨季入廠100多噸,產值50000多元,除去成本,純收入3萬多元。”近日,筆者在四塘鎮新明村李進家看到,他不僅蓋起了樓房,還買了汽車,家具一應俱全。他說,這都是他幾年來堅持種植甘蔗的收獲。據悉,在右江區,像李進一樣種蔗致富的農民還有很多。如今的右江區,數不清的“甘蔗樓”平地而起,一輛輛“甘蔗汽車”、“甘蔗摩托車”行駛在鄉村公路上,一批批“甘蔗手機”、“甘蔗電腦”、“甘蔗電視”拉近了與外面的距離……甜蜜的事業不斷釀造了老百姓甜蜜的生活。
近年來,廣西百色右江區把振興全區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甘蔗產業化發展的基本目標,緊緊抓住蔗糖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依靠科技進步,采取綜合措施,壯大生產規模,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蔗區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大力推進蔗糖產業化經營,加大推廣良種良法,加強“噸糖田”建設,穩定面積,提高單產,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做強做大蔗糖產業。
為了鼓勵群眾把“甜蜜蛋糕”做大,該區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新種植戶購買蔗種、肥料、農膜資金存在困難的,由百色甘化有限公司、百色市萬林糖業有限公司直接給予實物預付,貼息14個月。蔗種調運運距超過5公里的,根據實際運距按原料蔗進廠運價給予補貼,并由百色甘化有限公司、百色市萬林糖業有限公司負責蔗區公路設施建設的費用。劃定為自治區貧困村群眾發展甘蔗生產的,優先辦理良種、肥料、農膜等物資預付。
在工作措施上,該區成立了蔗糖生產指揮部,具體指揮轄區內的甘蔗生產工作。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組織干部駐村工作,協助落實面積、調劑蔗種,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辦理蔗種,肥料預付手續等。推廣科技種蔗,抓好田間管理,大力推廣生物肥與化學肥料施配技術,搞好蔗農技術培訓等一系列舉措,著力提高蔗糖單產量。在一系列優惠舉措下,蔗農種蔗熱情高漲,2011年,全區種蔗面積達38萬畝。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