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鄉早熟洋芋上市了,還有嗎?”、“下一批河北洋芋挖的時候別忘了通知我,我要20噸”,連日來,要求收購早熟洋芋的電話打爆了和碩縣蘇哈特鄉蘇哈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永芳的手機。
村民王秀芬說,今年春節過后,在挑選小拱棚蔬菜種植品種時,她將去年種植的河北洋芋作為種子種在了自家0.7畝地的一個小拱棚內,沒想到僅僅過了60天,這種洋芋就長到了可以出售的大小,比其他品種的早熟洋芋提前半個多月,自然賣了個好價錢,個頭較大、品相好的商品洋芋每公斤平均價賣到了3元以上,全部銷往庫爾勒市,收入了6000余元。種植早熟洋芋提前上市讓王秀芬掙到了今年的“第一桶金”。
據了解,蘇哈特村是為河北省張家口市援疆干部的黨建聯系點。去年,援疆干部在充分調研蘇哈特村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從張家口引進了適合當地土壤條件的脫毒馬鈴薯,收獲后每畝地產量4噸多,是當地種植品種產量的2.1倍,而且口感好,糖分高、果實大而規整,今年推廣種植了17畝。
而在更多的小拱棚內,從韓國引進的“齊頭黃金寶”黃羅卜長勢喜人,已可以開挖銷售。楊永芳說,村里的合作社已經同庫爾勒的蔬菜商簽訂了協議,以每公斤1.6元的價格全部包銷,有多少銷多少,6月5日左右就開始出售。同時,今年冬天1000噸黃羅卜的收購合同也已經簽訂,每公斤1.2元,解決了這茬黃羅卜收獲后村民復播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該縣蘇哈特鄉蘇哈特村就依托城郊鄉優勢,在全州率先發展小拱棚蔬菜種植,成為全州響當當的“小拱棚種植專業村”,今年還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該村種植的小拱棚蔬菜在庫爾勒、烏魯木齊、阿克蘇以及喀什、吐魯番等地各大蔬菜批發市場和超市蔬菜供應商中小有名氣,今年,全村小拱棚設施農業已發展到了1000多畝,人均一畝小拱棚。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多年來,該村在發展蔬菜種植的同時,以品質要效益,同步發展以小家禽、小家畜為主的“兩小養殖”和牛羊育肥,所產農家肥全部本村消化,不用化肥和農藥,保證了蔬菜的品質,所種植的洋芋、韭菜、黃羅卜、大白菜、紅薯、油白菜六個品種獲得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取得了進入疆內各大超市的“通行證”。
來源:新疆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