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印發《2012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寧夏實施方案》,對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進行監測,以科學評估食品安全現狀,為制定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方案,寧夏回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5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成監測體系,其中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包括葡萄酒中的有機污染物,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新鮮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飲料、冷凍飲品、果凍、葡萄酒、非發酵豆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劑,分析和評價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毒有害因素,以及防止食品中有害因素對公眾健康的危害過程;食源性致病菌監測,包括醬鹵肉、熏燒烤肉、肉松、肉干等熟肉制品,三明治、漢堡包、肉夾饃,帶餡料面包,夾心及裝飾類餅干、糕點等焙烤食品,素、葷涼拌菜及加工后沙拉;米粉、涼皮、米線、蛋炒飯、米飯等熟制米面制品,生食水果(包括去皮和預切的鮮水果)、生食蔬菜、豆苗、豆芽等芽苗菜,嬰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谷基輔助食品,煮熟的羊雜碎共7類食品,監測項目包括沙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等12種微生物指標。 來源:華夏酒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