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寧夏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后期發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干旱對小麥苗期生長發育和玉米、馬鈴薯大秋作物播種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實際,寧夏各級農業部門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全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部署,多措并舉,確保夏糧豐收。
完善抗旱應急機制,全力做好夏播夏管工作,提前做好抗旱救災各項準備工作。利用春季墑情,做好早春覆膜工作,加快中南部地區玉米、馬鈴薯等秋糧作物播種進度,確保適期完成播種任務。深入推進120萬畝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創建萬畝示范片80個,整鄉整建制推進10個。組織實施好種植業十大技術,加快推廣水稻大棚育秧及機械化插秧、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促進良種良法到田到戶。加快馬鈴薯脫毒種薯三級繁育體系建設,依托龍頭企業,完善運行機制,全年推廣一級種薯200萬畝。
扎實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以120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支撐體系為平臺和支撐,集合農科教各方科技力量,充分發揮專家團隊作用,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立農技推廣新機制,引導鼓勵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開展農技推廣工作,不斷提高基層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和水平。采取院校研修、集中培訓和現場實訓等方式,實行分層分類培訓,切實提高培訓質量,重點培養一批中青年農業科研優秀人才、基層農技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現代農作物種業,著力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按照打造西北黃金制種產業區目標要求,加強種子基地建設,建設繁制種基地60萬畝。加強農機示范縣、示范園區建設,加快水稻機插秧、玉米和馬鈴薯機種機收等機械的應用,力爭今年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