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紅酒收藏,據業內人士透漏,市場上投資紅酒的基本是跟風的多,懂行的少;屯的多,真正的收藏家少。畢竟相對其他的金融產品而言,紅酒流動性差,因此更容易被操縱。
目前世界從事紅酒拍賣的主流拍賣行并不是太多,主要有佳士得、蘇富比、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和acker拍賣行,這四家拍賣行對世界紅酒拍賣市場同樣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次,從地域上來看,倫敦是歷史最悠久的世界紅酒拍賣中心,紐約則是世界最大的紅酒拍賣中心,而隨著2008年2月香港取消了紅酒40%的關稅,香港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對紅酒完全免稅的地區之一,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紅酒拍賣板塊也重新啟動,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交易中心,葡萄酒拍賣市場亦愈趨熾熱。據相關介紹,香港擁有數百萬箱紅酒,大約占全球精品紅酒儲量的15%至20%。
在中國大陸,紅酒拍賣是最近幾年才剛剛興起的板塊,2009年左右,各拍賣行為了拓展業務的需要,紛紛涉足奢侈品,紅酒就是其中之一。北京保利和廣州華藝國際是中國最早開始紅酒拍賣的拍賣行,2009年5月,北京保利“珍藏佳釀--法國名莊紅酒擷英”專場堪稱內地紅酒拍賣市場的初探;廣州嘉德在2009年冬拍也推出了葡萄酒專場拍賣,成交率為50%。隨后嘉德、西泠印社、上海泓盛等拍賣行都開始了紅酒拍賣。
目前,從各家拍賣行了解到,除廣州華藝國家等繼續進行紅酒拍賣外,上海泓盛、西泠印社都已表示因為拍賣形式和稅收的原因,今年都放棄了紅酒拍賣。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鏡清向雅昌藝術網表示:“西泠做過一次紅酒專場拍賣,但是因為稅太高,以后沒再做了。同樣從法國來的紅酒,到香港拍賣不用交稅,到內地拍要多交40個點的稅。這是不公平的競爭,兩地在不一樣的起跑線。”
其實,紅酒除了收藏,也開始顯現其投資價值,目前各種“份額化”、“金融化”興起,讓很多類別的藝術品也開始演化為投資品。在紅酒領域,也出現了借鑒倫敦國際紅酒交易所運營模式成立的上海紅酒交易中心和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分別在2011年年中和年底正式開業。
來源:新京報(北京)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