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組織好“三夏”農機作業,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今年,河南省農機部門及早謀劃,爭取主動,在與有關部門的聯系協作下,及早落實了機具和技術措施,力爭將今年的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5%以上,擴大小麥秸稈還田和處理面積,土地應耕盡耕,玉米機播水平達到80%左右,做到夏收夏種同步進行,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夏收工作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一是機械裝備充裕。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持續拉動,農業機械大幅度增長。今年,河南省共組織400多萬臺農業機械投入“三夏”生產。其中,聯合收割機15萬臺以上,新增小麥聯合收割機8000臺左右,收割能力進一步增強,拖拉機和運輸機械共300余萬臺,其他機械100余萬臺。近年來,多功能播種機發展迅速,玉米播種機械充足有余。
二是農機作業條件持續改善。高標準糧田建設工程啟動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整理、現代農業建設等項目推進力度加大,農機作業環境不斷優化。
三是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機合作組織加快發展,訂單作業、土地“托管”面積逐步擴大,農機作業的組織化程度和作業市場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
四是柴油供應預期良好。柴油儲備充足,油品供應較為樂觀。
目前,河南省“三夏”大規模機收已全面展開,農機部門針對今年“三夏”特點,制定切實措施,確保小麥機收工作順利進行。
一是抓好機械的組織調度。各級“三夏”農機指揮調度辦公室全面投入運轉。根據機械陸續到位情況,合理分配機械,安排作業地點,避免供需失衡。聯系到省外作業的收割機械按計劃如期返回,組織督導外引機械按合同落實到位。引導安排散機進入合理作業區域。密切關注氣象信息,動態跟蹤麥收進度,及時調整機械調度方案。針對突發天氣影響和局部機械短缺狀況,適時啟動應急預案。
二是加強信息服務工作。通過短信平臺、網絡和媒體等多種形式,及時發布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信息和氣象信息、機械作業安全警示信息、道路交通狀況信息、機收作業價格信息,引導機械合理流動,充分提高農機利用率,保障麥收有序快速推進。
來源: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