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冬小麥收獲面積已超過六成,麥收工作進展較為順利,主產區天氣也比較適宜小麥晾曬。農業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全國已收獲小麥2.16億畝,超過播種面積的60%。其中,安徽麥收已基本結束,河南麥收工作進入尾聲,江蘇麥收接近七成,山東麥收近四成,河北麥收在兩成左右。
隨著全國冬小麥收獲工作進入最后階段,各地新產小麥陸續上市,市場購銷活動趨于活躍。不過,市場對新麥產量增減和質量高低存在較大分歧,使得收購主體較為謹慎。由于陳麥價格運行平穩,新麥收購市場沒有像往年那樣在短時間內出現較大變化,麥價整體表現穩定。
“我們公司正在河南省上蔡縣設點收購新麥,普通小麥收購價在2000元/噸,收購量還比較樂觀。”河南駐馬店市小麥貿易商徐自力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盡管今年駐馬店市部分地區小麥減產,但由于主動收購的市場主體較少,加上市場存在較強的觀望心理,今年新麥上市價低于預期,陳麥價格則略高一些。
和往年不同,今年新麥上市之后,我國小麥南方銷區整體購銷比較清淡。據了解,今年南方地區的制粉企業開工率較低,其生產以消耗庫存為主,入市采購并不積極。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飼料企業收購小麥比較積極,而且掛牌收購價普遍較當地制粉企業和糧企的收購價高1—2分/斤,小麥替代玉米飼用不容忽視。
“前一段時間預期小麥增產幅度較為樂觀,但從已收獲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看,我們這里小麥單產可能與去年持平或略減,小麥質量整體有所下降。”河北衡水和平國儲糧庫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席景濤介紹說,當前河北省衡水市麥收已基本結束,轄區11個縣(市)中,有3個縣(市)增產,其余縣(市)減產或與去年持平,新麥質量普遍不如去年,大部分新麥僅能達到國標三級。
受低溫天氣時間較長和積溫不足,以及赤霉病等病蟲害的影響,今年江蘇、安徽、河南黃河以南地區和山東西南地區的冬小麥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具體表現為:小麥容重偏低,不完善粒數量遠遠超出國家規定標準。因此,今年新麥上市后的收購價格有所走低。目前,湖北、江蘇、安徽和河南南部地區中等質量新麥收購價在2040元/噸,質量偏差的小麥收購價在1860—1920元/噸。由于新麥市場收購價格普遍不及預期,市場對國家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寄予了很大希望。
業內人士認為,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能否啟動主要看新麥收購價格會否持續下降,以及相關部門會否出臺像2009年那樣“收購芽麥”的特殊政策。“雖然當前江蘇、安徽啟動小麥收購預案的可能性較大,但當地質量偏低的小麥較多,加之受過赤霉病損害的小麥不能食用和飼用,今年新麥收購工作將會比較復雜”。
業內人士:小麥白穗病情只在少數產區
今年一些小麥產區出現的白穗病引發市場關注,但記者了解到,多數小麥主產區并未受此影響,從目前的情況看,小麥質量整體處于中等水平。
在日前由中國國際期貨主辦的“河北糧油企業套期保值業務交流會”上,有現貨產業人士表示,對于市場的小麥減產預期需理性對待。從實地調研結果來看,白穗病相對嚴重的地區主要是安徽淮北等地,而山東菏澤、濟寧,河南新鄉以及石家莊周邊地區等幾乎沒有影響,特別是山東地區今年小麥質量較好,容重達到 8.0。綜合來看,今年麥價有一定的上漲條件,優質強筋小麥價格走勢可能強于普麥。目前小麥收儲價格在1.06—1.10元/斤之間,容重在7.5— 7.8之間,小麥質量處于中等水平。不過,目前小麥收割尚未結束,更多的情況尚待確認。(傲琴)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