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5月24日對金華農產品批發市場山東、河南產大蒜重點關注已一周時間,現將近期大蒜動態進行追蹤報道。
價格方面:6月1日上午8時山東產老蒜均價9.5元/公斤。去年同期均價為3.6元/公斤,同比漲幅為163.9%。預計進入終端零售市場后,普通品種價格為10-16元/公斤;精選品種為16-20元/公斤。
6月1日上午8時山東產新蒜價格為11元/公斤,同比漲幅358.3%;河南產新蒜價格為9元/公斤,同比漲幅為542.9%。因山東產新蒜品質高于河南產新蒜,故價格高于河南產新蒜(新蒜收獲經過晾曬,從半個月前含水量較高的濕蒜階段上升為半干蒜階段,耐儲藏程度有所提高)。
成交量方面:因批發價格上揚,整體成交量明顯下降,以6月1日為例,去年同期日成交量約70噸,今年僅為15噸。目前市場大蒜經營戶的進貨量呈兩極分化,主營大蒜的大經營戶仍然保持三天一車(30噸左右)的到貨量,而兼營大蒜的經營戶迫于進貨成本壓力,紛紛拉長進貨周期或暫停銷售大蒜。從一位從事主營大蒜生意的進貨商處得知,其單次進貨量由去年5包增加至今年的20包(45市斤/包),以預防價格進一步上揚。
從經營戶處了解,此輪大蒜漲價有資本運作推手的身影,大蒜流通環節中依所掌控的部分不同,分為三個階層,上游經紀人,此階層大部分不從事大蒜流通行業,通過掌控的大量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后升值,他們通過收貨囤貨放貨三步驟來獲取利潤,囤貨不是此階層的主要目的,資金運作才是根本,所以一般收放貨價格差在10%左右就會出手放貨;中游經紀人,大部分以大蒜流通為主營業務,眼見上游價格上漲,立即囤貨以降低后期進貨綜合成本,同時也可借此獲取漲價所帶來的超額利潤回報,此階層因動用現金囤積了大量的現貨大蒜,所以所承擔的風險是最高的,上下游行情好壞直接影響手中所囤積貨物的價值;下游經紀人為批發市場的經營戶為主,主要責任是把中游經紀人手中所囤積的貨物銷售出去,所賺取差價的方式利潤,雖然到貨量的多少以及批發價格的大致范圍主導權均在中游經紀人手中,但因本實物積壓,所以在此輪大蒜漲價風潮中承壓較小。
來源:金華農產品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