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甘肅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增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甘肅的氣候、地理環境和區位條件等方面的劣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但是,多樣化的生態氣候類型、不同類別的地理環境特征、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為甘肅發展具有地域性的特色現代農業提供了獨特的資源比較優勢。因此,通過轉變觀念、抓住機遇、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具有地域特色的比較優勢,是實現甘肅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具體而言,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以全球化的視野發展農業。中國農業正在逐步對外開放,甘肅的農業發展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小范圍區域內考慮。樹立長遠目標,以高標準為起點,著力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彌補甘肅農業生產資源短缺、不具地緣優勢、生產成本高等缺陷的出路之一。
二是要注重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推進現代農業進程。甘肅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農業生產方式的區域性差異較大,不同區域農業生產優勢與劣勢因素也不盡相同。因此,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地理環境和生產條件等特色優勢是有效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關鍵。
三是要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以生產條件為基礎,調整優化區域產業布局,引導特色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以基地建設為核心,推動特色優勢農產品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做大做強馬鈴薯、現代制種、中藥材、經濟林果、蔬菜和草食畜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以循環農業為目標,推動特色農副產品循環基地建設。
四是要突出農業發展方式創新。依托河西走廊、隴南山區特殊的農業生產條件,通過“綠色經濟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延伸產業鏈條、加快農產品市場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步伐,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消弭地理區位造成的農業生產成本負擔,達到農產品生產的高效增收效果。
來源:甘肅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