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人每年吃掉近四成福建楊梅
因為這些外地楊梅,寧波人的“楊梅季”延長到了近兩個月本報記者龔振岳周文丹/文本報記者盛高/攝
福建詔安縣太平鎮麻寮村,幾乎是福建省的最南端,距離寧波有十二個小時的車程。兩地能聯在一起是因為一顆小小的楊梅。
寧波人愛吃楊梅,但是本地產楊梅只有半個月時間。但如今,寧波人吃楊梅的時間可以延長到近兩個月,因為從5月初開始,云南、福建這些外地楊梅就源源不斷地遠道而來。
拿這顆長在寮村田頭的楊梅為例,從枝頭摘下約5個小時后,裝箱、打包,它將沿沈海高速北上,然后到達寧波市興寧路上的寧蔬果品批發市場。時間不算太長,但完成這趟行程后,這顆楊梅從枝頭到進入我們口中,身價要翻上幾番。
這樣的福建產楊梅,現在寧波人要“日啖15萬斤”,在未來的十日內,以日均15萬斤銷量計算,寧波人還要吃150萬斤福建楊梅。據統計,三四成的福建產楊梅是銷到寧波市場上。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顆福建楊梅的寧波之旅。
采摘:要搶貨,
采購商提前一周進產地
采購商老黃,已經在福建詔安縣蹲點大半個月了。老黃與妹夫合伙做楊梅生意,已近十年了。楊梅的銷售期很短,所有品種加起來也就約70日。
老黃說,云南昆明的楊梅最早上市;半個月后,約5月中旬,福建產的上市;六月中旬,才回輪到寧波本地楊梅亮相。
每年,楊梅上市前,老黃與妹夫就會提前到產地福建采購。老黃的愛人厲大姐,則負責在寧波銷售。
今年5月18日,頭一批福建產楊梅進入市場。早在5月10日左右,老黃他們就到福建了。楊梅很“嬌氣”,朝陽、背陽,山中、山頂,對品質影響很大,去太晚,就定不到好貨了。
6月3日的凌晨4點,麻寮村內的種植戶開始采摘楊梅,老黃守在村里等貨。這批貨要6月4日凌晨1點到寧波,所以前一天下午1點必須裝車。
6月4日是周一,不會賣得太多,老黃家裝100箱(1000斤)就夠了。這批貨品相、口感都還不錯,老黃按每斤6元的進價購入。
花在當地的費用還有:從村里運到托運部的短途運輸費,每箱兩元;分裝、打包的人工費,每人八十元。折算下來,每箱楊梅的運輸費加人工費、代辦費,約25元。
下午1點,老黃聯合幾家采購商,湊齊了一車三千斤楊梅,往寧波發貨。
來源:錢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