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菜籽油市場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臨儲政策與產量上。盡管各家機構對新季產量存在爭議,但產量下滑已成市場普遍共識,這主要是由國內油菜播種面積持續下滑所致。關于臨儲政策,由于種植成本增加與比價收益的變化,2.5元/斤的臨儲油菜籽托市價格成為市場的普遍預期。在政策背景下,國產原料成本推升菜籽油成本,從而支撐現貨市場及近月期貨價格,但相應的菜籽油與豆油、棕櫚油的價差也必將出現明顯的替代,伴隨著進口菜籽及菜籽油的增加,遠月合約相應受到抑制。從當前盤面來看,ro1209合約與ro1301合約價差約為550元/噸,這種價差還將延續。
政策成本支撐近月合約升水
ro1209合約不僅標的是新季菜籽油,在當下沒有菜籽期貨的情況下也是新季菜籽定價“標桿”。據筆者在產區調研,今年國產菜籽產量與質量雙雙下滑,預計產量下滑7%—10%。生產資料與勞力成本的上漲也推升油菜種植成本。目前油菜籽種植成本為650—700元/畝,若按300斤 /畝單產計算,在不考慮收益的情況下,油菜籽成本為2.5元/斤左右??紤]150元/畝左右利潤收益,農民期望新季菜籽價格在2.8元/斤。
政策方面,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油菜籽托市價格在2.5元/斤左右。以菜粕價格2150—2300元/噸計算,菜籽油成本為10800—11200元 /噸。由于當前菜粕價格不具有代表性,一旦菜粕價格下滑,相應的新季菜籽油成本價格會被推高。因此,政策預期下的菜籽油價格在10800元/噸以上。
從目前開秤的企業來看,菜籽收購價位在2.32—2.45元/斤不等,在質量上有所差異。根據筆者調研及水分換算,11%含水的油菜籽價格基本上在2.4—2.45元/斤,考慮到含油量的下降,當前收購的菜籽油成本也在10800元/噸之上。
從當前盤面來看,政策預期下的菜籽油成本與當前企業操作下的菜籽油成本均高于盤面價格??紤]到本年度國產菜籽的減產及品質的降低,以及油廠實力與規模的擴大對壓榨需求量的增加,筆者認為,成本對現貨市場價格及近月菜籽油價格具有很強的支撐。
進口與消費替代壓制遠月合約
新季菜籽油成本高位運行已是事實。按照當前市場預估,將有一半國產菜籽油進入國家臨儲,在菜籽油內外價差形成或進口菜籽壓榨利潤有保證的情況下,進口菜籽/菜籽油將會快速、大量地進入。根據海關數據,今年1—4月菜油進口29.8萬噸,同比增24.7%;1—4進口菜籽106.5萬噸,同比下滑約 60%。目前,進口菜籽油和進口油菜籽壓榨菜籽油成本僅僅在10200元/噸左右,這與國內菜籽油托市成本存在600元/噸以上的價差。這種局面必將吸引后期菜籽/菜籽油的進口,也對遠月供應形成壓力。另外,從當前價差來看,菜籽油與豆油、棕櫚油的價差均處于歷史相對高位,這種價差對豆油和棕櫚油在菜籽中的消費替代具有優勢。從這個角度講,菜籽油與豆油、棕櫚油的價差回歸可能性較大,后期套利資金攻擊價差回歸預計將在遠月。
盡管盤面上ro1209合約與ro1301合約價差已達550元/噸,但在政策背景下,國產原料成本推升菜籽油成本,從而支撐現貨市場及近月期貨價格。同時,在潛在進口動能與消費替代的預期下,遠月合約相對受到抑制,從而導致近強遠弱格局延續。(之山)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