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愛吃魚,其中草魚清蒸、燒烤、紅燒、煮湯,樣樣美味。然而,今年春節過后,一向波瀾不驚的淡水魚價格全線飄紅,比去年同期貴了30%,其中,草魚零售價從每500克5元漲到了8元。近日,記者打聽到,武漢本地有養殖戶自己養魚,然后直接供到超市,省去了中間環節,價格更便宜些。6月2日至3日,記者跟隨該養殖戶一起,從武漢江夏區梁子湖養殖場一路來到超市,實地探訪草魚價格高漲背后的原因,看其如何“游”上市民餐桌。
江夏梁子湖養殖場:供貨價6.6元/500克
6月2日晚9時,江夏區五里界鎮邊的梁子湖一片寂靜。乘著朦朧的月光,漁民周德順踏上船前往湖區。當天的捕撈工作即將開始,“昨天下了雨,不適宜捕魚,今天這種天氣正好”。
周德順在梁子湖承包了4萬畝湖面養殖淡水魚和螃蟹。他告訴記者,草魚、鯽魚、武昌魚、桂魚、財魚這些淡水品種中,草魚的銷量最大。眼下這個季節,草魚占到市場銷量的40%-50%,到了冬至后,草魚的銷量占比將升至70%-80%。
月光微弱,湖面一片黑暗,周德順卻能輕車熟路地在湖面穿行。湖里放置著數個地籠,上面插著長長的竹桿,在水面上映出黑色的影子。“最主要的是要找到地籠。”順著周德順的手指方向,記者看到了地籠。他說,地籠的圓口直徑約4.5米,長度有28米,這相當于一個“迷魂陣”,魚兒游進地籠后便難以出來,除了個頭小的魚可以從網眼里鉆出去。
找到地籠后,開始收網起籠,不一會兒,不計其數的泛著銀光的魚兒出現在眼前跳躍。周德順透露,現在漁場每天供應給超市的草魚有350至400公斤。冬至前后是量最大的時候,每天的供應量可高達5萬斤。
晚11時,捕魚工作基本結束。周德順把船劃回岸邊,開始把魚分揀裝進不同的桶里。當天打撈的近500公斤魚,不到半個小時就分揀完了。他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魚的新鮮度,必須是晚上捕撈,凌晨運至武漢市各大超市。因為魚在寬松的水域里生活慣了,捕撈上來放在桶里,活動范圍狹小,它們之間互相游動,會使魚鱗被擦掉,死亡率也會高些。晚上的氣溫低,更利于魚的存活。
因為是大湖養殖,除了養殖期投些魚苗之外,草魚在湖里基本靠吃水草浮游生物為食。所以,成年草魚的價格,最大的一部分成本就是人工費,然后再結合整個市場草魚的行情,最終確定。當天,漁場賣給超市的草魚價格是6.6元/500 克。“今年魚價高,養魚賺錢,現在這個季節,每500克草魚可以賺3元。”周德順分析,去年和前年,每500克草魚只能賣4元,基本賺不了錢。去年干旱,不少漁民將成年魚賣掉,導致這會兒沒有魚可以賣;加上本省的魚有一部分銷往外地,使得武漢市場上的供應量相應減少,所以今年魚價走高。此外,魚苗、飼料價格也在漲,草魚苗去年只賣每500克4至5元,今年達到8至9元,這也推高了魚價。
武商量販余家頭店:直銷價6.98元/500克
凌晨1時30分,送貨車出發,開往武漢的幾大超市。漁場每天要給8家超市送貨,早上7時前要把魚全部送到。
為了盡可能地保證魚的新鮮,運輸車上放置了氧氣瓶,沿途不間斷地給魚供氧。根據季節的不同,運輸車裝魚的密度也不同,天熱時每立方米空間可裝250公斤魚,冬天可裝500公斤。若是溫度超過25℃時,水里還要加冰塊降溫。
凌晨3時30分,運輸車到達第一家超市——武商量販余家頭店。超市工作人員已經等候在倉庫門口,車一到,立馬動手下貨,把魚運至魚缸。草魚從湖里撈起、經運輸車運至超市魚缸的時間越短,魚的存活率越高。
在余家頭附近的武昌江灘公園剛晨練完,李婆婆就來到超市買菜。小孫子愛吃魚,李婆婆特地挑了條3斤左右的草魚,讓超市工作人員幫忙殺好。“草魚價格又漲了,前兩天買還是6.5元一斤,今天都7塊了。”記者看到,當天草魚在超市的掛牌價是6.98元/500克。“超市賣這個價格也賺不到多少。”周德順說,草魚進超市銷售,最大問題就是損耗,損耗率高的時候可達10%;此外還有物流成本5%、人工工資4%、攤位費6%,以及包裝耗材等其他費用,頂多每500 克賺一兩毛錢。
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市的大部分草魚來自仙桃和本地,仙桃草魚到漢銷售,魚販先把魚從仙桃運至白沙洲批發市場,再由批發市場分銷賣給二級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再賣給集貿市場或是超市。這中間的每個環節,魚價平均增加兩三角錢。而從漁場直供超市,中間可省卻多個環節,還能盡可能地保證魚的新鮮。
價格雖上漲,但從市場反應來看,市民對草魚的需求不降反增。周德順稱,眼下這個價格是比較正常的盈利點。他預計今年下半年,草魚價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一來是因為夏天將至,魚的運輸、儲存成本會增加,再者下半年尤其是冬季,市場對草魚的需求量會很大。
選購心得
辨別草魚是人工養殖的還是野生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聞聞魚的味道腥不腥。用手摸魚后,拿清水沖洗手掌,然后聞聞手上的腥味。如果腥味淡,說明這條魚是人工養殖的。一般而言,野生草魚的腥味很大,手上的腥味必須用肥皂才能洗掉。
此外,草魚的品質好壞要看魚鱗。品質好的魚,魚鱗紋路很規則,而且魚鱗有亮度。還可以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而且,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
周德順說,很多人說看魚腹的大小可以判斷魚的品質好壞,其實這個方法并非絕對正確。魚腹大小要分季節,清明節至10月底是魚的生長期,尤其是6月至8月是魚最活躍的時候,食物吃得多,魚腹也會大一些。(彭鵬,朱媛媛)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