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乃日常生活所需,菜價的漲跌時刻牽動著老百姓的神經。兩年前,大蒜價格堪比豬肉,“蒜你狠”走紅,隨后,蔬菜價格的大幅上漲,又催生了“姜你軍”、“豆你玩”等熱詞。如何調控菜價已經成為擺在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按照“多模式、減環節、降費用”的宗旨,
北京市率先嘗試了場店對接、農超對接、農餐對接等蔬菜流通新模式,實現了蔬菜從批發市場到菜市場、從農業生產基地到大型連鎖超市、從農業生產基地到餐飲企業的無縫對接,免去了中間流通環節,同時減少了蔬菜損耗,直接降低流通成本達10%-20%.同時,在規范化菜市場推出“保本菜”,在保證菜價的同時,也解決了農民“賣難”的問題。
北京市商務委在全國率先推出的車載車售蔬菜流通新模式。
車載車售模式通過“三方合作” 方式,由公司尋找社區合作方和經營者,并提供運輸車輛以及蔬菜貨源組織與配送,確定銷售品種及統一零售價,社區方提供經營場所和相關管理服務,經營者負責蔬菜銷售,并承擔租車成本,將蔬菜直銷到社區,平均菜價比周邊市場便宜25% 以上。這種模式除了減少流通環節成本,更主要是依靠“大進貨量降低價格”。蔬菜車載市場這種模式主要是解決農民賣菜難、居民買菜難的問題。
另一種拉低社區菜價的模式是北京市正在大力推廣的蔬菜直營直供模式。直營直供,就是將新鮮的蔬菜直接從“農民的菜園子”送到“市民的菜籃子”,讓市民、農民都得到實惠。為了讓市民買到更實惠的蔬菜,相關政府部門對直營店的店面租金實行減免,同時在配送方面建立蔬菜運輸“綠色車隊”,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市商務委表示,年內將新建蔬菜直營直供店60家,進一步推動蔬菜流通直營直供體系建設。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