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瀘州市畜牧局獲悉,瀘州市采取了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等措施,以促進瀘州市生豬生產發展。近期,瀘州市生豬生產面臨出欄價格持續走低、養殖戶補欄不積極、一些散養殖戶退出、規模養殖發展緩慢、個別中小養殖場母豬繁殖性能和仔豬成活率下降等突出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全市生豬生產持續發展。對此,瀘州市要求各區、縣加快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和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確保中央、省的強農惠農政策盡快落實到場(戶),以穩定養殖場主信心。
在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上,各區、縣要繼續支持生豬規模養殖場基礎設施改造,提升設施裝備水平,提高規模養殖比重。組織實施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建立完善部、省、市、區縣四級示范創建體系,遴選典型示范場,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生豬標準化生產。并解決規模養殖發展中用地難、貸款難和技術缺乏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在提高母豬繁殖性能和仔豬成活率上,各區、縣要結合本地實際,從母豬和商品仔豬選擇、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指導養殖場(戶)改進飼養管理技術,提高生豬生產水平。結合畜牧科技促進行動計劃,發揮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技術優勢,針對中小規模養殖戶集中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服務,幫助養殖場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在規范種豬市場秩序上,各區、縣要加大對種豬場的執法檢查,特別要強化對種豬擴繁場生產經營資質排查,查驗銷售種豬出具的相關證明,即種豬合格證明、檢疫合格證明和種豬系譜,依法打擊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和生產銷售劣質種豬行為。
此外,各區、縣要強化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通過加強生豬疫病防控工作,減少養豬成本。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