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產量下降明顯。”“今年的價格很可觀。”盡管只有一路之隔,但是在談及今年的西瓜生產時,淳口鎮金源村的兩個瓜農給出了不同的表情。
露天西瓜因降雨“受傷”
19日下午2時,火辣的太陽當空照,滾滾熱浪席卷大地。淳口鎮金源村的一塊露天西瓜地里,瓜農楊奇風望著葉子耷拉的西瓜苗,一臉愁容。
“減產太嚴重了,今年產量估計是2000斤/畝左右。”一邊說著,楊奇風一邊走到瓜田中,隨手摘了一個西瓜出來,說:“許多西瓜不僅個小,而且容易產生畸形。”
事實上,除了西瓜長相受影響外,上市時間也比去年明顯推遲。“若是在往年,我都能賣出2萬元了。”可是今年,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因為上市時間推遲了近半個月,到目前為止,楊奇風才賣了6000多元的西瓜出去,而且22畝西瓜地里,所剩的西瓜也不多了。
對此,種了十余年西瓜的楊奇風認為,歸根到底,都是今年的持續降雨惹的禍,西瓜地水漬嚴重,加上光照不足,影響了西瓜的正常生長。
大棚西瓜價格上漲明顯
不過,在一路之隔的大棚西瓜地里,瓜農羅桃源卻是一臉笑意,原因很簡單——西瓜價格漲了。
“現在我運到長沙去賣,都能賣到2.1元/斤,相比往年的這個時候,可是上漲近一倍。”羅桃源介紹,自己今年在金源村承包了60畝地,全部種上了大棚西瓜,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應該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增收。對于今年持續降雨的天氣,羅桃源說:“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很嚴重,而且完全可以從價格上得到彌補。”
究其原因,淳口鎮農辦主任沈村義認為,這得益于羅桃源在種植設施上的優勢:從塑鋼大棚,到滴灌,西瓜地里都是一應俱全,“而且最重要的一條,清溝瀝水做得到位。”沈村義分析,除此之外,羅桃源全部采用了嫁接西瓜苗,不僅根系更發達,而且瓜苗生長更旺盛,這無疑為應對惡劣天氣打下基礎。
□部門建議
瓜農應進一步加強田間管理
據了解,今年全市西瓜種植面積有2萬多畝,其中有一部分的露天西瓜確實受降雨影響較大。對此,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劉年浪建議瓜農,針對今年西瓜減產價高情況,為提高收益,應加強田間管理,及時追肥,可施有機肥、磷鉀肥和葉面肥,進一步提高西瓜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同時還要進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采訪手記
設施農業不再“靠天吃飯”
長期以來,農業都是靠天吃飯的,但是在楊奇風與羅桃源這兩個瓜農這里,我們卻看到了正反兩個方面的例子。
應該說,我們不難發現,在面對持續陰雨、寡照天氣時,設施農業的投入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有了這些投入,才確保了可觀的產出。羅桃源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畢竟發展現代農業不能靠天吃飯,只有加大投入,提高抗風險能力,才能在災害天氣來襲時做到有備無患。(邱伏龍)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