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來自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經過編輯的新聞稿:
惠譽周五稱,近期公布的匯豐(hsbc)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預覽指數(pmi)降至年內最低水平,凸顯了當前中國經濟放緩的現象。但目前經濟放緩的程度遠沒有2008年年底出現的情況那么嚴重,因此政府采取應對措施的力度可能比2009年的政策力度要輕。
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從5月份的48.4降至48.1,該指數最近一次升至50上方還是在去年7月份。然而其降幅沒有2008年那樣大;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該指數在2008年7月至11月間從53.3降至41.8。
惠譽此前就已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該評級機構預計,2012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仍為8.0%,低于2007-2011年間 10.5%的年平均增長水平。惠譽還將中國2013年的gdp增幅預期從8.0%上調至8.2%,因其預計中國政府將于今年下半年實施較為溫和的經濟刺激措施。
惠譽認為,中國政府為應對當前經濟放緩問題所采取的政策力度不會如2009年那樣大,當時政府推行的政策導致債務規模急劇擴大。惠譽將中國“aa-”的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恰恰反映了上述債務給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造成的壓力。
政府不會大力實施刺激政策的部分原因在于當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比2009年更強,另一部分原因是惠譽認為中國有關部門將對信貸快速擴張帶來的風險保持警惕。政策的放松將在避免引發通貨膨脹和房價上漲的前提下逐步展開。
盡管如此,惠譽仍預計中國政府將推出經濟刺激措施,以抵御全球經濟的不利因素給國內需求造成的影響。政府在實施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方面仍有一定空間。5月份通貨膨脹率從去年7月份創下的6.5%峰值大幅降至3%,中國央行還于本月早些時候將政策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與此同時,惠譽預計今年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為1.1%,這為進一步實施財政刺激措施提供了空間。雖然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這種政策上的靈活性是惠譽認為中國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一個原因。(沛春)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