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份三大食用油巨頭集體上調花生油價格10%左右后,漲價步伐就一直沒有停歇。近日,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魯花率先打響新一輪漲價的“第一槍”,其5l裝花生油由132.9元/桶漲至145元/桶。
業內人士認為,本輪花生油價格的上漲,緣于原料花生價格的大幅上漲。魯花的漲價必然會帶動整個食用油市場的整體價格上漲,食用油全面漲價箭在弦上。
多家超市魯花已漲價
22日,導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超市發現,魯花漲價通知已經在個別零售終端有所體現。
“魯花花生油都賣到132.9元了,怎么這么貴。”在濟南銀座購物廣場洪樓店里,家住花園小區的李秀華拿起一桶壓榨花生油,猶豫了一下又放下了,“一般花生油都會做促銷,現在促銷基本上也沒有了。”逛了一圈后,她選擇了相對便宜的花生調和油。
在該超市里導報記者看到,花生油的價格普遍較高。以5l裝為例,龍大售價128.5元,長生125元,胡姬花128元,金龍魚119元,魯花以132.9元的價格位居“榜首”。
“抓緊時間買吧,我們26號每桶就提價至145元。”促銷員向導報記者表示。
在大潤發歷城店,5l裝魯花花生油的售價也是132.9元。其銷售人員告訴導報記者,現在也就是山東省的價格比較低,在其他省份,同款花生油的最高售價已經突破170元/桶。“樂購已經調整到145元一桶了,我們也快調了。”
為驗證上述說法,導報記者來到樂購超市濟南二環東路店。在三樓的油料區,導報記者看到同款的魯花花生油的價格確實調整到了145元/桶。“就這幾天調的。”促銷員說。
26日,導報記者發現,上述兩家超市都已經將該款魯花花生油的價格調整到145元/桶。
在中宇資訊農產品分析師湯菲菲看來,魯花的漲價會帶動整個食用油市場的整體價格上漲,但未來一段時間內,花生油價格將持穩。“一方面因花生油價格上漲,消費者會選擇其他油類,如大豆油、調和油等;另一方面,新花生一般8至9月份上市,在新一季花生上市之前,花生油原料供應還會偏緊,花生油價格難以調頭向下,新一季花生上市后,將平抑當前的高價。”
暴漲的原材料
湯菲菲告訴導報記者,首先從原材料來看,花生主產區因種植面積逐年萎縮,現貨供應偏緊,再加上中間商對于花生油的惜售,導致花生油價格的上揚;其次,人工成本、物價上漲等壓力被轉嫁到產品價格上,尤其是花生收購價格的飆升。
在濟南七里堡批發市場專門做花生生意的王興東告訴導報記者,最近花生的價格持續上漲,和2010年相比,翻了一番還多。“現在市場的零售價格是8元錢一斤,而在2010年不過才3元多一點。”
據介紹,在2009年,花生米收購價一度跌破4300元/噸,而今年5月份就漲到了1.3萬元/噸。“漲得有些瘋狂,不知道未來價格什么樣。”3年200%的增速,讓從事該行業多年的王興東都大吃一驚,他表示對未來市場看不懂。
21日的數據顯示,一級花生米的收購價為1.28萬元/噸,二級和三級花生米分別為1.24萬元/噸和1.2萬元/噸。
盡管花生的收購價格持續上漲,但種植面積卻在逐年萎縮。
“種花生不掙錢。”說這話的是來濟南市賣西瓜的章丘高官寨瓜農田歡祥。他告訴導報記者,去年他種了4畝花生,但全年下來沒掙幾個錢,今年就改種蔬菜和西瓜了。
田歡詳給導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種一畝花生的成本在3000元以上,即使是豐收年,畝產不過600多斤,按照現在6.5元/斤的收購價格計算,一畝地最多也就是能賣到4000元左右。“因為氣候的原因,花生一年只能種一季,除去成本,一年下來一畝地還掙不到1000元。”由于收益遠低于蔬菜等其他經濟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在逐年萎縮。
湯菲菲告訴導報記者,種植面積縮小也讓農業部門很著急。“花生價格完全受市場左右,作為一種普通農產品,不可避免地存在大小年之分,種多了,價格就跌,種少了,價格又攀升上來。起起伏伏,很容易打擊農戶的種植信心。”
相關評論:花生油漲價映射種植業困局(珠江晚報)
進入龍年,有關花生油漲價,已來兩撥,一次比一次高漲且影響面擴大,導致銷售有所放緩。
第一撥是兩大知名食用油企金龍魚與中糧,不約而同調高花生油出廠價,盡管被國家物價部門約談,最終獲得默許。第二撥是在四月底五月初,知名食用油品牌魯花調高了旗下花生油價格,致使零售價上漲20元左右。現下,市場上的5l一級桶裝花生油售價均在140元以上,消費者齊聲吶喊吃不起。
其實,關于花生油漲價,已屢見不鮮。自2008年以來,花生油價格一路上漲,當時5l桶裝價格普遍80元上下,現一路飆升至140元以上,漲幅達 75%左右。現下全國純花生油價格漲幅創下自2008年3月以來新高,其中寧夏、天津、吉林、北京、廣西等地漲幅居前,與去年相比分別上漲了10.3%到 16.6%,幅度炙烤消費者消費情趣。
花生油漲價直接歸結于花生價格不斷飛漲,花生價格上漲,不僅與近年的產量低有關,造就物以稀為貴局面,更與人力成本、農資成本、運輸成本等綜合因素相關。就拿花生價格來說,2009年4月油料花生收購價僅4300元/噸,隨后價格上漲,2010年達到8500元/噸,至今年5月份,最高已達12250 元/噸。可見,三年時間,油料花生價格高于2.8倍的漲幅,在近年來農產品的漲價潮中,并不鮮見,但價格的一路上漲的氛圍,讓種植戶更加惜售,導致缺貨讓價格仍有暴漲趨勢。
看來,花生漲價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于油料花生種植業的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視花生減產的背后原因。
首先,土壤肥力損傷和過度重茬所致。花生主產區普遍存在土壤肥力嚴重不足,主要在于有機肥補給不足,化學化肥使用泛濫或過度。就如磷肥實用,需要以土壤的需求來定性,不能隨意使用,現在很多田地板結或僵硬,都是磷肥超標所致。還有使用的耕地工具落后,不能深耕也讓浮土層逐漸退化,逐漸僵硬板結。且種植戶看花生價格高,收益可觀,連續種植,重茬嚴重,造成逐年減產。
其次,極端天氣和非科學化管理影響。花生開花坐果期,極端干旱讓落花無法扎根或部分區域農田發澇,導致花生旺長或爛根死掉。種植戶缺少專業性管理常識,農資產品品種泛濫,種植戶在噴灑農藥和追肥上,不是選擇時間不準,就是盲目聽從農資經銷商的一面之詞,沒有把握好時機,錯過管理期,導致減產。還有地下食果害蟲并未得到控制。
再次,種植面積萎縮及小農種植散亂。花生喜陽,喜歡松軟含水量不高的沙地,就數省花生主產區,土壤逐漸退化,造成種植面積減少。小散戶種植戶模式不會間作套種,為了省事省力,農藥和除草劑泛濫利用,不是過量噴施就是噴灑假貨,造成土壤污染,在按年調整種植品種上安排不合理,導致產量低。
所以說,花生種植已陷入危機,國家農業部門需正確引導農民合理化種植和科學化管理,若不能得到相應改觀,高價花生會持續存在,高價花生油更會持續攀高,到時不僅傷農還傷消費者。(曼菱)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