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工作會現場
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
小麥品比試驗示范片
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萬畝示范田
小滿已過,芒種將至。銅川市耀州區人民政府5月30日召開了全區“三夏”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今年“三夏”工作。正確預測夏田生產形勢。全區夏田作物面積26.5萬畝,其中小麥22萬畝,油菜4.5萬畝。小麥預測平均畝產230公斤,總產5.06萬噸,分別較上年畝產、總產增長24.3%和24.8%。屬豐產年份,再創歷史新高,可望實現2004年以來“九連豐”。
獲得今年夏糧豐產,主要是政策好、科技貢獻率高。首先是政策好,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據統計,全區2011年僅糧食農資綜合直補2656.2萬元,良種補貼208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570萬元;小麥高產創建物化補貼80萬元,小麥“一噴三防”補貼135萬元。
其次,農業科技貢獻率高。在今年麥油生產中,區農業、農機部門堅持農藝農機結合,技術組裝配套,大力推廣麥油高產栽培技術,使先進栽培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主要體現在:一是麥油品種布局合理,骨干品種突出,形成了水地小麥以小偃22為主,前后塬旱肥地小麥以晉麥54為主,后塬旱薄地和山區以晉麥47為主,油菜品種以甘蘭型甘雜一號為主的良好格局。二是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帶動力強。2011年秋播,區農業局在錦陽、天寶、小丘3個鄉鎮街道辦建立了2個萬畝優質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區、項目區涉及14個行政村、4013戶,實施面積21283畝。同時,在錦陽路街道辦楊莊村和小丘鎮朱村建立了2個百畝小麥核心攻關田1300畝。通過大力推廣應用小麥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采取統一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和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技術路線和實行物化補貼等措施,萬畝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區預計平均畝產高達565.8公斤,其中:核心攻關田小麥預計畝產612.4公斤,均高于省上要求的畝產水平,輻射帶動了周邊近10萬畝小麥生產,真正起到了示范輻射帶動效應。2個萬畝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區較全區平均畝產相比,預計增產小麥近6800噸,增值1360萬元以上。三是農業主推技術覆蓋面大,在今年夏田技術管理上普遍推廣了種子包衣、測土配方施肥、化學除草、一噴三防等麥油規范化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科技貢獻率,促進了麥油豐產。四是農機化機械播種比率高。區農機部門大力推廣麥油生產新機具和新技術,實施小麥精量播種和機械免耕播種等技術,使全區機播面積占小麥面積的80%以上,達到了節本增效的目的。
來源:耀州區農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