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國內外豆類品種維持強勢上揚走勢,尤其是國內豆粕,領漲整個豆類板塊,價格不斷刷新年內高點,持倉量也不斷創新高。在目前美國產區天氣干旱不利美豆生長、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下降及下游需求穩定增加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豆粕加速上揚后短線有回調要求,但后市仍將維持強勢。
宏觀面漸穩,但不宜過于樂觀
國內方面,6月匯豐pmi預覽指數繼續下降,新訂單和出口訂單指數的進一步下降表明終端需求下行壓力大。同時,季度末期銀行間市場利率顯著回升,銀行間流動性趨緊。國際方面,在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及美國刺激政策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下,全球金融市場繼續動蕩。美國fomc決定延長扭曲操作,預計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發達國家在利率和財政政策上可調整的空間已不大,政策效力令市場擔憂,宏觀形勢仍不容樂觀。
天氣干旱,美豆逼近年內新高
近期市場焦點主要在于美國新作大豆主產區的干旱天氣。氣象預報顯示,7月上旬美國大豆主產區仍將延續干旱天氣,繼續威脅大豆生長。美國農業部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稱,截至6月24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53%,之前一周為56%,上年同期為65%。優良率下滑引發單產降低的擔憂,整體上看cbot豆類市場上漲趨勢良好,并呈現出加速上漲態勢。美豆主力合約接近年內高點1512美分,美豆粕不斷刷新年內高點,預計后市仍將維持強勢格局。受美豆走高、豆粕進口成本高企影響,油廠挺粕心態十分明顯。
大豆種植面積下滑,價格受支撐
由于大豆種植效益明顯低于玉米,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已連續3年下滑,2011年產量僅542萬噸,較2008年下滑12.7%。而今年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繼續下降,種植面積繼續走低已成趨勢,四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呈現“三增一減”的態勢,即玉米、粳稻、小麥增加,大豆減少。這為大豆價格甚至整體豆類價格產生一定支撐,回調空間有限。
下游需求穩定,持倉創歷史新高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