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苦瓜銷售價格一直較高而相對穩定,在瓜類蔬菜中經濟效益比較好。為了達到提早集中上市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的目的,近期廣西農科院科研人員結合新品種選育,研發了一套早熟密植栽培管理技術。
近年來,廣西種植苦瓜的面積在不斷增加,已成為南菜北運的主要蔬菜品種和特色產業。針對廣西苦瓜主產區對早熟抗病品種的需求,廣西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科研人員選育出了“桂農科”早熟系列苦瓜品種。結合新品種選育,蔬菜所專家近期提出苦瓜“密植強整枝”和“土壤熏蒸消毒+滴灌覆膜”栽培新模式。
廣西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黃如葵介紹,在南寧地區,4月上市的苦瓜價格最高,為實現苦瓜4月上市,瓜農一般在上年的12月開始播種育苗,次年一月份定植,此時常常會遇到低溫寡照天氣,到4月份采摘時第一批上市的苦瓜少,到后期苦瓜集中上市時收購價又偏低。部分種植區由于苦瓜多年連作,種植過程中一般采用“溝灌”的灌溉模式,極易引起枯萎病、白粉病等病害,導致苦瓜采收期短,產量低,收益不穩定。在選育一批早熟抗病苦瓜品種的同時,廣西農科院提出苦瓜“密植強整枝”和“土壤熏蒸消毒+滴灌覆膜”相結合的栽培新模式,畝均栽種苦瓜苗從250-300株提高到1800株左右,可有效地控制苦瓜病害發生。
廣西農科院副研究員鄧立國說,采用早熟高密植栽培管理技術種植“桂農科”早熟系列苦瓜品種后,瓜農能夠在苦瓜價格最高的4月份時集中采收,畝均利潤能從現在的5570元上升到9300元,增長67%。
據介紹,“密植強整枝”新模式,是通過增加種植密度,加大整枝力度,從而促進苦瓜早熟,并大大提高前期產量,有效實現苦瓜提早結果和集中上市。一般畝栽種苦瓜1800株,摘除1.8米以下側枝,留主蔓結瓜。通過增加密度提高前期有效結果數量,實現大幅提高產值的目的。
“土壤熏蒸消毒+滴灌覆膜”栽培新模式,則是采用土壤消毒劑進行熏蒸消毒,滅殺土壤害蟲及病菌,并通過覆膜節水灌溉,降低田間濕度,有效控制苦瓜病害發生,實現苦瓜的節本高效栽培。(念雪)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