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這么深,就只有極個別的泉水點?!敝钢鴶得咨畹拇缶?,臨沭縣大興鎮小官莊村黨支部書記陳友健仍是一籌莫展。至26日,由于連日干旱,小官莊村600畝桂花樹和大片的花生受旱,損失數百萬元。
“自1962年建站以來,這是最旱的一次。”在臨沭縣氣象臺觀測室,臺長顏秉芝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除非后期出現2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否則目前的旱情難以緩解。最新的氣象預報顯示,28日臨沭將有一個雷陣雨過程,但對于可能出現的降雨量,顏秉芝并不樂觀。
據臨沭縣民政局救災救濟科科長劉波介紹,今年以來,臨沭全縣共降水77.9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68%。尤其是進入5月份以來,全縣平均降雨僅為4.4毫米,未形成有效降雨,降雨量較常年偏少96.5%。
抗旱資金短缺
26日一早,天空陰沉,偶爾落下的幾滴小雨雖說驅走了這幾日的炎熱,卻仍然沒有讓陳友健高興起來。
下午4點多,當導報記者來到小官莊村東邊正在打的大井時看到,近10輛拖拉機??吭诖缶赃叄緳C們正在聊天。在數米深的大井內,一輛挖掘機靜靜地停在那里。在挖得比較深的地方,有幾處水從地下泉出來,但水量很少。
陳友健告訴導報記者,當日已經是他們挖井的第14天,挖掘機每工作1小時的費用為270元,拖拉機運費每天350元,一天的總費用高達五六千元。由于村集體已經沒錢,陳友健自己墊付了兩三萬元。由于沒錢付,挖掘大井的人上午還在作業,下午則已經停工。
在離大井不遠的地方,小官莊村的600畝桂花樹正在忍受著干旱的煎熬,有的葉子已經干枯,即將落葉,這讓陳友健心疼不已。“當時的樹苗一棵價格四五百元,已經損失好幾百萬元了?!?/p>
在小官莊村一處長達960米、寬18米的河道里,已經難以見到水的影子。負責官莊片區的書記李建對導報記者表示,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往下挖了3米,但目前出來的那一點點水,對于今年的旱情無法起到作用,頂多是為來年能多蓄點水。
“現在光靠村里已經不行,就盼著上邊能夠撥點款。你看這已經挖了多少方土了,工程量太大。”李建說。
大興鎮副鎮長周振東對導報記者介紹,經過前期抗旱,目前大興鎮已播種5.9萬余畝夏花生,但仍有2.4萬余畝夏花生、玉米及大豆沒有播種,8個村人畜飲水出現困難。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