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月份美贊臣嬰幼兒奶粉提價后,洋奶粉的漲價腳步越來越快,最近又有不少洋奶粉也悄然調高了終端售價。不過,雖然價格不斷上調,但相比于低價的國產奶粉,洋奶粉仍然是很多市民的第一選擇。
到底是誰給了洋奶粉漲價的底氣?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越貴越好”的消費心理和國產奶粉的信任危機,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洋奶粉的漲價之風。
中外奶粉比較:同一品牌奶粉價格相差一倍
市場
洋奶粉價格上漲,上漲約15到18元
近日,記者走訪煙臺市各大超市和嬰幼兒產品專賣店時發現,雖然現在奶粉市場價格趨于穩定,但一些進口奶粉價格已經上調了不少,上調幅度大概在15到18元錢之間。
其中各大超市900克雅培親護一階奶粉從335元漲到352元,900克雅培親護二階奶粉從315漲到329元,零售市場上900克美贊臣奶粉二階900克從190元漲到了235元,原價250元的900克雀巢二階奶粉,現在漲到了263元。
即使如此,也只有一些年輕父母表示,如果洋奶粉價格繼續上漲,將會考慮選擇國產奶粉,但他們擔心國產奶粉會像三月份一樣跟風漲價。
南大街一家嬰幼兒產品商店的負責人張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隨著進口奶粉的不斷漲價,他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了,以前一個月的嬰幼兒奶粉營業額在15萬元左右,但三月份來,每月的銷售額都在減少,很多家長見奶粉漲價,紛紛到網上從國外代購,網上代購的同類奶粉要比店里最少便宜50塊錢。5月份,他的嬰幼兒奶粉營業額已經不足10萬元了。
觀察
為了孩子,價格高也要買洋奶粉
家住萊山區迎春大街的孫女士在大潤發超市翻看了一下進口奶粉的價格標簽,最后還是很無奈地拿了一罐300多元的雅培奶粉。
孫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后,由于奶水不足,一直給寶寶喝奶粉,考慮到進口奶粉質量有保障,一直選擇進口奶粉,但去年奶粉集體漲價后,也考慮過換個國產奶粉品牌,但擔心更換奶粉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為了寶寶健康,也只能無奈地接受。
在沃爾瑪超市,選購國產奶粉的黃女士告訴記者,雖然身邊的朋友都很喜歡進口奶粉,但她并不認為進口奶粉比國產奶粉好多少,生產、運輸、儲存、銷售有一個很長的過程,從新鮮度來看進口奶粉還不如國產奶粉。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