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中專院校學生放暑假以及炎熱夏季的到來,近期南京市場上豬肉消費量大幅降低,價格也普遍下降,普通的腿肉價格回落到10元/斤左右,相比之下,由于各種捕撈成本的上漲,淡水魚價格卻在端午之后持續上行。
豬后腿肉降至10元/斤
“十塊錢買了一斤豬肉,這兩天豬肉價格的確便宜啊。”昨天上午,家住龍江的市民周阿姨告訴記者,去超市買肉,發現只要9塊多一斤,感覺最近豬肉的確便宜了,原來都要十二三塊的。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入夏,豬肉價格整體出現跌勢。
記者在迎賓菜場看到,新鮮前后腿肉普遍在12元/斤,有的到中午時則賣到了11元/斤,仔排賣到15元/斤,有攤位上原價8元/斤的筒子骨僅售5.5元/斤。超市冷鮮肉則更加便宜,記者在金潤發超市看到,帶皮去骨后腿肉有的甚至賣到9.28元/斤,精瘦肉售價也僅在14元/斤上下。
“原來一天交易量在一千兩百頭左右,現在基本上在七八百頭,下降了三四成。”南京潤恒肉類批發市場的孫經理介紹說,這主要是由于大中專院校放假了,集體采購萎縮,入夏以后,市民對肉類的消費也減少了。據介紹,豬肉價格持續數周保持下跌,上月底受到端午節日的影響,豬肉價格出現短暫回升,節日過后價格開始回落,目前降勢明顯趨緩。5種豬肉類監測品種的平均價格為13.41元/公斤,環比上月下跌6.49%。
淡水魚價格持續走高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在科巷、迎賓等菜場,鯽魚最貴賣到了10元/斤,便宜的也要賣到8.5元/斤,而往日里3-4元/斤的白鰱現在賣到了4-5元/斤。
記者了解到,近期漁用柴油、進口魚粉、漁用飼料原料等價格持續上漲,漁民養殖、捕撈成本普遍提高,魚價近期有所上漲。近期對6種淡水魚監測品種的平均價格為15.05元/公斤,環比上月上漲6.68%,本期花鰱價格為7.6元/斤,環比上期下跌4.77%,草魚價格為7.5元/公斤,環比上期上漲0.69%,鳊魚價格為7.42元/斤,環比上期上漲0.65%,鯽魚價格為8.3元/斤,環比上期上漲3.3%。
一位業內人士預計,7月水產品價格不會下降,而海水產品將繼續受到伏季休漁制度的影響,總體保持較高價位,從而帶動淡水魚類的需求量增加,導致淡水魚類價格保持高位運行。
不過,由于7月天氣炎熱,消費者“三餐”以清淡為主,對高檔水產品需求可能下降,對價格也會有所影響。
來源:揚子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