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免農業稅費等后,國家近年來每年對“三農”的投入超過1萬億元。在良好的外部下,我國農村新社區建設如火如荼。作為農村新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遷村騰地正在由示范階段,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土地作為我國的稀有資源,農村遷村騰地是綜合利用土地的需要,是提高土地生產率的需要,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的需要,是縮小城鄉差距、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全社會對糧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中,遷村騰地應與糧食高產創建結合起來。土地的稀缺性需要將遷村騰地與糧食高產創建結合起來
土地的稀缺性,是擺在我們面前越來越突的出問題。
我國耕地資源十分有限。我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卻僅有1.27畝。在當今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時期,保持現有的耕地難度很大。
我國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在經過多年的開發之后,我國現有的耕地后備資源不足。據2011年7月4日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首次完成的全國耕地后備資源狀況調查顯示,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的集中連片的耕地后備資源為734.39萬公頃(1.1億畝),可開墾土地701.66萬公頃,可復墾土地32.72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區。可是,我國耕地的沙漠化,水資源的短缺等因素,對糧食生產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對土地資源需求強勁。工業化、城鎮化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經之路。但是,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近年來,國家雖然三令五申強調不能以犧牲耕地為代價發展工業化、城鎮化。但是,耕地使用違規屢禁不止。在此情況下,各地在遷村騰地過程中,自然將眼光投向了農村遷出的耕地。因此,在遷村騰地中,一方面要給予地方一定的積極性,騰出的耕地一部分用于占補平衡;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定量的耕地用于糧食生產。否則,農村最后可供利用的耕地將被工業化、城鎮化占用殆盡。農村勞動力的減少需要將遷村騰地與糧食高產創建結合起來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