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重新啟動制定《食用植物調和油標準》,業界將目光聚焦在出臺后的市場價格波動上。調和油標準的出臺,可以遏制部分企業勾兌混亂、以次充好的亂象,但是另一方面,是否會為企業提升價格提供契機?
對此,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指出,這一標準的出臺,將有利于我國食用油行業健康規范發展,對相關油脂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食用油企業可能也會以此為契機提高食用油價格。
但是北京龍品錫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常志遠認為,價格還是圍繞產品價值上下波動,目前的價格是否合理,還有待考證,標準出臺后,價格區間也許會更趨向合理。
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告訴記者,“商品價格的高低最終是由市場來決定的”,未來調和油的標準制定出臺后,市場也會順應形勢形成新的價格機制,企業會給出一個讓市場能接受的價格。市場會通過自我調整達到一個讓企業和消費者都能夠接受的利益平衡點。
常志遠告訴記者,事實上,在國外調和油產品還是比較少的,那么,國內的調和油市場為何如此紅火?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由于油料價格的上漲,企業生產成本日益增加,食用油價格也跟著上漲,而企業利潤卻越來越薄,為了滿足市民對低價食用油的需求,調和油應運而生。“要下決心出臺行業標準,正確引導企業樹立社會責任心”,常志遠強調,不要過度炒作調和油產品。
針對食用油市場的現狀,簡愛華建議,首先國家要出臺及完善食用油相關標準,加大對食用油市場監管力度;其次,對食用油市場“勾兌混亂、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行為要給予嚴厲的處罰;再次,加大對食用油“真假、偽劣、好次”如何辨認知識宣傳,提高消費者對食用油的科普認知。(向絲)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