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沒人上山放羊了,我們這兒養羊都改成了設施飼養。”唐縣南店頭鄉葛堡村春天牧業養殖小區負責人劉會敏說,“現在小區已入駐養殖戶60多戶,肉羊存欄常年維持在2.7萬只左右。”該縣從傳統的放養、散養發展到規模化設施飼養,“養殖促屠宰,屠宰促加工,加工帶養殖”的肉羊產業發展模式逐漸成熟,產、加、銷一條龍使肉羊養殖業成了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黃金產業。
該縣是山區大縣,山場廣闊、飼草豐富,有著肉羊養殖傳統,年產農作物秸稈25萬噸,秸稈青貯氨化技術比較成熟,為肉羊生產提供了保障。由于近幾年羊肉市場價格較好,多數養殖戶紛紛淘汰種羊,購買“架子羊”(小羔羊),走短期育肥之路。全縣養羊專業村50多個,千只以上設施育肥基地30多家,養羊專業戶3120個。肉羊產業已成為該縣畜牧業的主導產業,占畜牧業總產值的65%以上。常年肉羊存欄50多萬只,年出欄120多萬只。
2008年該縣被省政府列為肉羊定點屠宰試點縣,目前,建有3家高標準肉羊屠宰加工企業,日屠宰能力達到5000多只,年屠宰能力達到200多萬只,年產量達到2.5萬噸。肉羊屠宰后變成鮮羊肉、羊肉坯、羊肉卷、羊肉片等27個品種,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10多個省市,北京市場上一半以上的羊肉產自唐縣。隨著屠宰市場的不斷發展,唐縣的羊副產品加工也日益火爆,羊頭、羊雜逐漸成為唐縣有名的小吃,羊皮、羊絨、腸衣加工企業應運而生,其中羊絨產品和腸衣遠銷日本、意大利等國家。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