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陜西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經過田間觀摩、查閱資料和咨詢答辯等,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育成的番茄新品種“西農2011”進行了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品種豐產性好、商品性好、抗病性強,同意通過鑒定。
近年來,由于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y”)等影響,大大挫傷了農民種植番茄的積極性。作為非主要農作物的番茄育種,一直受到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和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番茄專用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究”支持。2006年,承擔項目新品種選育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就開始抗性材料轉育,經過連續2年,每年3代的轉育,采用田間抗性鑒定和分子標記鑒定,2008年得到穩定親本自交系,2009年配置篩選出優良組合,并開始試驗示范。
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從事番茄選育的農學博士梁燕介紹,番茄“西農2011”新品種通過在渭南、咸陽、西安等區域試驗來看,不僅番茄黃化曲葉等病毒病情指數均優于“金鵬1號”,而且果實硬度好,耐儲運,平均畝產7464.5公斤,較對照番茄“金鵬1號”品種增產14.1%。這標志著該省在番茄育種抗病毒技術上已邁上了新臺階,將會有力地促進全省番茄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來源:農業部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