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7月19日報道,在工業品哀鴻遍野之時,農產品板塊一枝獨秀,而豆粕在農產品中又一騎絕塵。6月初至今,豆粕1301合約漲幅已達25%,遠遠領先其他品種。目前短線資金在豆粕市場表現活躍,這對期價沖擊明顯,期價波動區間提升,短期豆粕出現高位調整概率較大,但中期上行趨勢難以改變。
本輪豆粕大幅上漲主要受供給環節驅動,在南美減產奠定堅實基礎之后,美豆主產區的持續干旱引爆市場做多熱情。衡量美豆生長狀況的大豆優良率持續下滑。截至7月15日,美豆優良率已經從6月初的65%快速降至34%,與去年同期的64%差距明顯。花期之前的干旱雖然會影響株高、葉片數,但如果進入花期之后尤其進入結莢階段能保持充足降雨,單產仍可挽回。
但目前大豆花期已經過半,最新一期作物生長報告顯示,大豆開花率已達66%,干旱對大豆單產損害已經進入不可逆階段,持續的高溫干燥會導致大量落花出現,同時干旱會導致低層快速落葉,這將直接導致大豆結莢數量大幅下滑,有研究證明,花期嚴重干旱會導致大豆結莢數量下降15-30%。如果結莢灌漿階段產區天氣繼續干旱,那7月份供需報告中usda給出的40.5蒲式耳/英畝的單產水準仍存在較大下調空間。
短期來看,產區干旱難有改觀,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干旱監測報告顯示,作為大豆主產區的中西部地區嚴重干旱面積比重從6月初的2.33%直線上升至目前的33.02%,在種植面積最大的愛荷華州,嚴重干旱面積比重也已經升至12.7%,最近兩周干旱面積快速擴張。
除去大豆提供的輸入性驅動之外,豆粕自身需求亦為期價提供上行動力,三季度的生豬存欄季節性增長對豆粕需求提供中期支撐。由于油脂價格表現疲軟,油廠在定價策略方面更傾向于通過豆粕實現利潤。但短期豆粕現貨市場庫存高企,飼料企業補庫意愿不足,這可能導致現貨企業為鎖定利潤增加套保賣盤的拋售,為期價施加短期壓力。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