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信陽市水利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養殖水面利用70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13.8萬噸,漁業產值達14億元。
近年來,信陽市持續干旱少雨,全市水利工程蓄水偏少,塘堰大部分干涸。為確保全市漁業生產,最大限度地減輕干旱給水產業造成的損失,我市積極調整水產養殖結構和水產業結構,支持發展水庫鰱魚鳙魚、小龍蝦、龜鱉、黃顙魚、青蝦、黃鱔、泥鰍等優勢和特色水產品。全市水庫優質魚養殖面積已發展到20萬畝,小龍蝦養殖面積6萬畝,青蝦養殖面積1.8萬畝,龜鱉養殖面積1.5萬畝。同時,我市堅持生產、加工、貿易和休閑漁業協調發展,積極扶持水產品加工業、休閑漁業和水產品流通業。平橋宏潤、潢川寶樹、信陽廣大水產公司和潢川新利食品有限公司、光山聚緣水產品有限公司在鞏固原有加工能力的基礎上,引進設備和技術,研發新產品,水產品檔次和規模不斷提高,加工能力和出口創匯能力不斷增強。豫南水產品批發市場等水產品流通業發展迅速,水產品物流通暢。垂釣、餐飲、娛樂等休閑漁業穩步發展,各縣區充分利用水庫、養殖基地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提高了水產業綜合經濟效益。
為提高水產業效益,信陽市堅持依靠科技興漁,發揮4個省級水產良(原)種場的優勢,積極引進推廣四大家魚和青蝦、甲魚、鱖魚等優質高效新品種,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品種保障。今年以來,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以“科技進塘入場到戶、助推健康安全增收”為主題的活動,市水產局和信陽師院、信陽農專聯手,組織水產專家服務團下鄉入戶,采取講座、咨詢服務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上半年培訓1.1萬人(次)。
為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陽市制定下發了《信陽市2012 年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方案》,舉辦了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班,對縣區主管部門及市管水庫業務負責人24人進行了法律法規和質量安全控制知識培訓。市水產部門組織人力深入重點養殖單位,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與市管水庫養殖基地簽訂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同時制定下發了《信陽市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了無公害水產品監管,發放《2012年水產養殖生產記錄簿》2500份。(盼夏)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