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水果的價格高昂,4元一公斤還算低的。但這幾天,我市不少葡萄種植戶卻高興不起來。昨天,記者在金華市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今年我市本地葡萄的價格穩中有降,市場供大于求。
批發市場的葡萄乏人問津
“以前,杭州、上海等地的大客戶不少,但今年我這里還沒有遇到一個,來的客戶對葡萄的需求量很低。”金華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戶王阿姨說。
昨天一整天,王阿姨只賣出去300多公斤葡萄。“要是在往年,每天的葡萄銷售量至少1000多公斤。這幾天都很清淡,今天其實還算好的。”王阿姨說,今年,上海客人基本沒有來采貨。
在金華市區開水果超市的陳女士說,像滕稔葡萄每天也能買50多公斤,但是價格就不能保證了,與去年同期相比,掉了很多。“京玉葡萄前段時間批發價每公斤5元左右,現在已經跌倒2.5~3元每公斤。而在去年同期京玉葡萄每公斤至少要賣到7元到9元。”王阿姨說,其他品種葡萄批發價格都有所下降,銷量也在減少,來市場收購的基本上是小商販,大客戶寥寥無幾。
受氣候和外來葡萄雙重影響
昨天,在03省道、金義快速通道沿線兩側都是葡萄種植戶的身影。“賣不掉沒辦法,賣一點是一點。”金東區塘雅鎮的陳荷香每天頂著烈日在路邊賣葡萄,雖然價格降了,但銷量很有限。
昨天,記者采訪了金華農產品批發市場里賣葡萄的部分農戶,他們認為,造成銷售不暢的主要原因是:6月份雨水偏多,一些葡萄發生了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影響了品質;溫嶺的維多、巨峰等葡萄大量進入金華市場,價格比較低,造成沖擊;本地產的黃花梨、紅心李、香瓜等水果陸續上市,對葡萄銷量也有一定影響。
葡萄種植戶還缺乏抱團意識
昨天中午,金東區曹宅鎮潘村的宋大媽一邊在葡萄地里干活一邊還得兼顧著賣葡萄。“家里種得不多,每年都是自己在路邊賣掉的,其他村民也差不多。”宋大媽說,受6月份的雨水和價格因素的影響,原本計劃5000多元的收入只剩下一半了。
據悉,目前在我市塘雅、鞋塘等葡萄種植集聚區,葡萄的銷售基本還是靠種植戶自尋出路,很少有專業的合作社抱團尋找門路。“沒辦法,銷量越低,就只能壓低價格,你降價我也只能降價,葡萄就更賣不起價格。”宋大媽說。(單光輝)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