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志勇實習生張水柳)今年上半年,我省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主要表現為: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6.2%和20.1%,分別比全省工業平均增速高1.8和5.7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更趨合理,民間投資和工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6%和37.1%,分別比全省全部投資增速高3.3和5.8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同時“發力”,實現同步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農業生產克服多次強降雨的不利影響,實現平穩增長,早稻栽插面積同比擴大15.3萬畝,整體苗情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油菜單產、總產均超歷史;畜牧水產發展形勢良好,生豬出欄增長3.5%,生豬外調數居全國第一,水產品產量增長8.5%,其中出口增長47.5%,創歷史新高。工業經濟克服需求不足的矛盾,總體保持穩定,預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2000億元,增長14.5%,高于全國3.8個百分點左右,其中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化工、紡織等行業增幅均超過18%。服務業推進工作力度加大,發展勢頭較好,全省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工作會召開后,各地推進服務業重大項目和集聚區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旅游、文化、現代物流等服務業發展潛力進一步激發,全省接待海內外游客988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5%和19.3%。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企業挖潛改造、降本增效的主動性不斷增強。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充分利用當前經濟下行形成的市場倒逼機制,加快調結構、轉方式步伐,取得明顯成效。前5個月,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幅達18.3%,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8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46.7%;其中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航空制造、半導體照明等產業增長迅猛,增加值增幅分別達1.2倍、41.7%、32.5%。與此同時,傳統高耗能行業得到進一步抑制,前5個月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幅僅為13%,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從全省骨干企業聯席調度會和實地調研情況看,各類企業都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步伐,推進技術改造,狠抓節能降耗,提高管理水平。
來源:江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