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6月8日報道:河南省日前發布主食產業化發展規劃,謀劃到2020年,全省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主食產業化集群總數達到50個以上,覆蓋全省100個左右的縣市或區;爭取全省工業化主食實際產量和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3870萬噸和3110億元,主食產業化率達到60%以上。
2011年,河南全省共有主食加工企業、生產作坊和供應網點34836家,其中工廠化生產企業314家,年實際加工量為744.3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640.2億元。主食產業化程度有所提升。涌現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主食加工企業,打造了“多福多”、“博大”、“白象”、“三全”和“思念”等知名品牌。
然而,河南主食產業化整體發展水平仍較落后。加工仍以小作坊為主體,加工過程多依靠手工,普遍存在經濟規模較小、產品覆蓋面窄和品牌知名度低等問題。從結構上看,在面制主食產品加工領域,掛面、方便面、速凍食品等方便食品所占比重大,而符合消費者日常飲食習慣的饅頭和鮮濕面條等傳統主食產品所占比重較小。并且,存在優質專用小麥品種較少、科技創新不足、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尚不完備、居民對工廠化主食產品的接受程度不高等問題。
不過,河南也有著主食產業化的比較優勢。糧食資源豐富、消費空間巨大、技術力量雄厚、發展要素較完備、區位優勢明顯。規劃提出,加快以蒸煮類面米制品為代表的主食產業化進程,實現由糧食加工大省到糧食經濟強省、由“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世界餐桌”的轉變。到2015年,全省工業化主食實際產量和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1210萬噸和1550億元,主食產業化率由目前的15%提高到30%。到2020年,在主食加工機械制造方面,饅頭加工設備總產量達到400套,產值6億元;鮮濕面條生產設備總產量達到200套,產值1.2億元。
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河南省政府藉此《規劃》要求,建立從原料生產、采購、儲運、加工到成品包裝、銷售等各環節的主食食品安全體系,強化監督檢查機制,全面保障主食安全。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營養性能更好的蒸煮類主食產品。以市場化為導向,確立企業在推進主食產業化進程中的主體地位。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此外,發展布局、發展任務、保障方式的明確也都彰顯了河南的主食產業的信心。(張記品)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