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23日發布統計月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糧食進口達4,085萬噸,同比增長41.2%,增長主要來自于玉米(2396,4.00,0.17%)、小麥(2475,-31.00,-1.24%)等谷物的大幅進口。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極端天氣導致國際糧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上半年進口量猛增利于下半年市場的穩定。
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口的糧食中,大豆(4835,32.00,0.67%)進口2905萬噸,同比增長22.5%;玉米進口240.54萬噸,同比增長6535.2%;小麥進口219.35萬噸,同比增長294.9%;大麥進口150.94萬噸,同比增長62.3%;稻谷和大米118.67萬噸,同比增長226.9%。
今年上半年,國際糧食價格在前三個月小幅反彈后,二季度開始持續下滑。國際糧農組織數據顯示,6月份fao食品價格指數同比下滑14%,至201.4點,其中谷物價格指數同比下滑15%至220.7點。
上半年國家糧食價格的下跌也體現在我國進口數據中,各類糧食的進口額度增幅均小于進口量的增幅,也基本表明進口單價的同比下降。
但6月中下旬,美國中西部糧食產區高溫、干旱的天氣使得市場開始擔憂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可能減產,美國農業部下調了相關作物的產量,玉米、大豆等作物價格持續上漲,并突破了2008年7月創造的歷史高點,從6月初至7月20日,cbot玉米9月合約、大豆8月合約分別上漲57和33%。玉米、大豆的上漲也帶動了小麥價格,加上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小麥主產國的旱情影響,目前小麥也屢創新高,cbot小麥9月合約上漲43%。
來源:新華08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