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土雞養殖戶反映土雞及土雞蛋的生產成本高,收購價卻偏低,銷路不暢;另一方面,市民抱怨市場上銷售的土雞產品少,售價偏高。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土雞產品“產銷脫節”?近日,記者對土雞養殖、銷售等多個環節進行了走訪,探索這一矛盾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現狀:土雞產品成本偏高
在偃師市翟鎮鎮寧南村伊河灘上的一大片楊樹林中,寧南村村民魏振好圈地40畝進行土雞養殖,所售產品主要是土雞和土雞蛋。
6年前,魏振好看到了土雞養殖的商機,從最初養殖3000只土雞起步,養殖規模曾一度發展到2.5萬只,但現在他的土雞僅剩1300多只。魏振好之所以大幅縮小養殖規模,除了一直缺乏穩定的土雞銷路之外,土雞養殖成本較高、產品賣不上價錢也是重要原因。
魏振好說,一年以下的土雞市場售價為每公斤50元至52元,正常情況下,4至5個月大的土雞,每公斤的成本為20元至22元,此時銷售盈利最大。但由于沒有銷路,他所銷售的土雞平均飼養時間為9個月,2.5萬只土雞僅每天的飼料成本就達5000元,每公斤的成本也增至40元。
炎熱的夏季是土雞產蛋的淡季,這也增加了養殖成本。以每只雞兩天吃0.2公斤飼料為例,每公斤飼料的成本約為12元,一只土雞每兩天產一枚蛋,每公斤土雞蛋18至20枚,那么每公斤土雞蛋的成本為12元?!叭艏由锨捌诮ㄔO雞舍等基礎設施及水電、人工、防疫等費用,每公斤土雞蛋的成本至少為15元。”魏振好說,他養殖土雞的時間長,養殖技術相對成熟,目前土雞產蛋率達55%。
位于龍門西山的春華秋實生態養雞場開業僅有一年,與魏振好相比,老板趙志國養殖土雞的成本更高:產蛋率僅為30%。趙志國說,去年7月,他從外地購進了5000多只固始雞和烏雞,在新安縣經過兩個多月的育雛期后,才整體轉移到此處進行生態化林下養殖,育雛期的土雞死亡率達30%。目前,他所養殖的土雞每只平均三天產一枚蛋,加上飼料、人工、防疫、水電等費用,一枚土雞蛋的成本約為0.8元。由于他們出產的土雞蛋個頭較小,一般每公斤約有24枚,成本價達每公斤19.2元。
2無奈:土雞產品銷路不暢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