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抗議美軍在普天間部署“魚鷹”運輸機。
當地時間7月23日,在當地2000多民眾“魚鷹滾回美國”的口號聲中,12架“魚鷹”運輸機仍然順抵山口縣美軍巖國基地。無論在駐扎美軍強奸案的交涉中,還是在普天間基地的搬遷問題上,日本民眾都無法撼動對手,其間原因值得尋味。
令人不安的“魚鷹”
據日本媒體報道,這12架“魚鷹”運輸機只是“先頭部隊”,此后還將有24架相同的飛機部署在沖繩普天間機場。
日美關系相關人士認為這是“戰略重點,必須盡早實現”。就駐日美軍來講,“魚鷹”的部署極大地提高了裝備性能,可以配合亞太戰略,把東海、南海等區域都涵蓋。有媒體分析,此舉旨在遏制中國,保障日本安全。
不過,日民眾擔心的是“魚鷹”對自身安全造成了威脅。根據美國軍方披露的資料,“魚鷹”新型運輸機從開始批量生產的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間共發生多達58起事故。而普天間基地周圍,都是民眾聚居地。
得知消息以來,日本民眾就組織了多起抗議。7月22日,約1100人在巖國市政府前舉行了抗議集會,并在市內進行了游行。8月5日,沖繩縣還將舉行5萬人規模的縣民大會,共同抗議在當地部署“魚鷹”。
令人驚奇的是,美軍7月24日破天荒地公布“魚鷹”具體維護保養方法,可見美方對巖國市及部署地沖繩縣的強烈反對沒當回事。
不受重視的民意
抗議歸抗議,駐日美軍終歸成功地把“魚鷹”部署在普天間。日本民眾在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抗議了多年,最終也沒有挪動半厘。
為什么日本民眾的民意得到了最為蠻橫的鄙夷?
野田佳彥首相很無奈地告訴媒體,根據日美安保條約,如果美國部署“魚鷹”,日本不能拒絕。
實質問題是,民主黨從沒有一個清晰的安全保障政策。有日本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年贏取政權的大選之時,民主黨就未將外交和安全保障作為選舉爭論的焦點,所以現在在外交政策、安保政策方面遭遇危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