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衛(wèi)生部牽頭的8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目前已正式開始。據(jù)了解,2012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共82項,涉及基礎標準、產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jīng)營規(guī)范和檢驗方法五大類,其中四川省疾控中心負責承擔了《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檢驗》(gb4789.12)方法修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添加劑標準的制定項目。
目前這2個項目都已通過立項,并進入起草階段,將在一年內完成并提交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據(jù)省疾控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安全所副所長許毅介紹,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添加劑標準屬于重新制定,它作為食品添加劑用途為消泡劑,例如常見的豆制品、飲料、薯片加工工藝、發(fā)酵工藝中都會應用到。在我國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對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的使用范圍及最大使用量有明確規(guī)定,這次標準制訂將會對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的成分、技術要求、檢驗方法等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和完善。
食品添加劑誤區(qū)
說到食品添加劑,就不得不說到其中很多人都存在的認識誤區(qū)。許毅向記者介紹,一些人認為食品中加了添加劑,就覺得是不好的,許多消費者在購買食物時,首先會選擇那些標注了“不含防腐劑”的食品。這其實是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少吃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觀念固然不錯,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將食品添加劑列入“黑名單”。
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不是危害人體健康的“禍首”呢?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質,舉例來說,一些食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劑,可以防止食物的腐敗變質、延長保質期。從這個意義而言,如果食品不含防腐劑,很可能會更容易腐敗變質、滋生細菌、產生毒素,從而導致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問題發(fā)生,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
許毅告訴記者,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guī)定使用食品添加劑,這樣生產出來的食品就是安全的。相反,如果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者濫用食品添加劑,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這樣的食品是不安全的。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