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浙江省茶文化研究會舉辦的“茶為國飲,科學飲茶”活動在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進行。龍井茶該用什么水沏?祁門紅茶、大紅袍、生熟普洱該用怎樣的壺為佳?杭州和茶館館主龐穎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程啟坤為眾多茶友帶來生動的現場沏茶演示和茶文化講解,一展茶道精髓的風采。
這是茶文化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活動的第一站。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副主任、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周國富希望,茶文化“四進”活動能夠為打造“杭為茶都”、把杭州建設成茶產業、茶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帶來積極影響。
現場茶友的確有口福。“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龍井茶需要用虎跑泉水沏,大紅袍等最好用農夫山泉沏。八分茶遇十分水,必得十分茶。”龐穎面前擺放著六個青瓷花鳥杯,她為大家講解起如何沏一杯好龍井的訣竅,茶友品后不住點頭。龐穎接著又為茶友們演示起巖茶的沏法。
“中國茶的對外傳播始于唐代,日本和韓國的茶都是從天臺山傳出去的。”程啟坤說,“到南宋的時候,臨安的飲茶風氣已經很盛行了。浙江是產茶大省,杭州是全國十大茶葉社團授予的中國茶都,谷雨節就是杭州的全民飲茶日。”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于1993年成立,是國家農業部主管、民政部登記的國家社團組織,其宗旨是弘揚茶文化,促進茶經濟,造福種茶人和飲茶人。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