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子5元錢一斤,哈密瓜2元錢一斤、西瓜1.3元一斤……進入盛夏時節,很多應季水果紛紛上市,價格也一路走低,幾乎每個市場的水果攤前,都有市民挑選著各種水果。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水果的口感都沒有想象中那么甜,甚至有一種“水嘰嘰”的感覺。對此專家表示,除了近期雨水大影響之外,品種和種植方法也是導致口感差的原因。
部分水果價格一路走低
昨天記者在雙興商品城水果批發市場看到,原本屬于水果中“貴族”的提子,如今批發價不到5元錢一斤。此外,產自新疆的哈密瓜售價只有2元/斤;產自蓋州的西瓜售價只有1.3元/斤,如果大量批發,價格可以低至1元/斤。
水果價格一路走低,受到很多市民的歡迎,記者也買了2斤提子和一個哈密瓜,但品嘗發現,味道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甜。對此,從事水果批發的經營戶李鑫也有同感。他告訴記者,不僅僅是哈密瓜沒有了往日“咬一口甜掉牙”的口感,就連地產的桃子、西瓜也都有一種“水嘰嘰”的感覺。“現在想買到一個薄皮紅沙瓤的大西瓜是難上加難。 ”
賣瓜人異口同聲怪天氣
為啥水果不甜了?記者就這個問題問了水果批發市場的多名業戶,大家將矛頭異口同聲地指向了天氣,其中“今年閏四月氣溫低”、“入伏之后雨水大”成了大家總結最多的兩個原因。
李鑫告訴記者,水果的生長離不開陽光和水,以及適宜的溫度,但今年由于閏四月的影響,導致開春以來氣溫與往年相比偏低,而4~5月這一階段恰恰是夏令水果果樹生長和陸續掛果的關鍵時期,低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果積累糖分不力。此外,入伏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長時間經歷陰雨天氣,光照偏少,不利于水果生長;而雨水過量也導致水果減產,水分過大。
品種和種植方法也是誘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