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蓬萊市農業局結合本市實際情況,主要推廣了四項水果產業新技術,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大力推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技術。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模式是世界蘋果生產先進國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模式。該模式采取寬行密植的方式,果樹樹冠矮小,通風透光,具有結果早、產量高、蘋果品質好等優點,便于機械化作業,易于標準化生產,管理方便,解決了蘋果園勞動強度大、勞動力價格不斷提高的問題,可實現蘋果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蓬萊市發動有實力的蘋果生產加工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流轉整合土地資源,在全市建設了4處省級蘋果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基地,總面積2000余畝,爭取省級資金520萬元;建設了11處煙臺市級示范園,總面積近2000畝,爭取市級資金140萬元。通過基地先進管理模式和經濟效益的示范帶動,引導全市果農逐步完成老齡果園的更新換代。
大力推廣“畜—沼—果”生態發展模式。集中力量建設了一批生態果業示范基地,推廣“畜—沼—果”三位一體生態循環發展模式,把基地打造成為現代果業生產與新型種植模式的展示區。依托山東省生態農業與農村新能源示范縣建設項目、山東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蘋果產業項目和煙臺市水果產業振興規劃基地建設項目,采取政府資金引導、社會多種經濟體投資的機制,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爭取上級財政資金1800萬元,建成100畝以上的生態循環果業示范基地4處、500畝以上的生態循環果業示范基地5處、1000畝以上的生態循環果業示范基地5處。為探索在分散經營、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的生產方式下推廣生態農業,蓬萊市充分發揮山東民和牧業有限公司的沼液資源優勢,創造性地運用“企業大池+村周轉池+農戶田間稀釋池”的模式,在全市建成民和沼液示范村35個,建設沼液果園5萬畝,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