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國內玉米現貨價格穩步走高和小麥等周邊農產品走勢帶動,大連玉米期貨反彈走高,主力c1301合約期價回升至2400附近。從基本面看,在新作玉米收獲前,國內玉米現貨處于青黃不接階段,加之豆粕等飼料原糧價格堅挺,玉米期貨仍具上行動力,但飼料小麥對玉米的替代優勢仍存,玉米維持慢牛格局的可能性較大。
國內玉米現貨堅挺
7月份,國內玉米現貨價格穩步走高,目前東北玉米糧源主流收購價在2440—2450元/噸,較6月末上漲60元/噸左右。從目前來看,在國產新作玉米上市前,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將保持堅挺,這將對玉米期價形成支撐。據了解,目前國內農戶手中余糧已基本告罄,現貨糧源主要集中在糧商和糧庫手中。在國內玉米供需整體偏緊的情況下,糧商和糧庫挺價銷售的意愿較強。另外,國際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對國內玉米價格具有帶動作用。海關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月進口玉米528647噸,高于去年同期的11233噸。1—6月,玉米進口總計為241萬噸,去年同期為35674噸。玉米進口量的大幅增加使進口玉米對國內玉米價格的帶動作用增強。截止到7月30日,8月份到港的進口玉米到岸免稅成本估算值約為2558元/噸,較6月末上漲367元/噸。
飼料原糧帶動玉米期價上行
從目前來看,國內豆粕等飼料原糧價格維持在高位,這將對玉米期價形成帶動。首先,國內飼料剛性需求較大。目前國內飼養業存欄數量較高,且歷年飼養情況顯示,每年中秋節等國內傳統節日前,國內飼養業都將為滿足節日需求而備欄。其中,生豬從中豬到長成大豬大概需要81天,雞鴨等禽類生長周期最短也需一個月。因而,未來兩個月國內飼料需求將較為旺盛。其次,美國農作物種植帶干旱天氣支撐進口飼料原糧價格。盡管近期美國農作物種植帶出現降雨,但雨量偏小和降雨分布不均使得農作物面臨的干旱壓力并未有效緩解。天氣預測顯示,上周末前的冷鋒給美國中西部周末帶去的降雨分布不均,雨水給作物帶來的益處大打折扣,干旱仍在持續。目前中西部土壤濕度缺乏量高達9—12英寸,未來10天內的天氣并不足以扭轉整個中西部區域的旱情,本周后半周仍有降雨幾率,但雨量減弱。
飼料小麥替代優勢仍存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