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份,兩次降水在氣象部門預警后又相繼“繞”開大連,使大連市內一些菜市場的攤主聽膩了“狼來了”的故事。“這次可不能再多進菜了。”西崗區長春路北石道街附近一家菜店的攤主說,上一次大雨“爽約”讓他空忙了一場。盡管這次有可能連續下幾天雨,他也決定“聽天由命”了。
昨天凌晨的雷鳴電閃中,下鄉收菜的菜商是最心驚的一族。小趙是大連一家連鎖生鮮菜店的采購員。每天凌晨兩三時許,他都要帶著廂式貨車去營城子、金州新區七頂山等蔬菜產區進貨。“上貨不僅要看質量,還得估計未來的天氣里店里蔬菜儲存能力如何。”小趙說,昨天凌晨3時許出現雷電的時候,他在農戶大棚進貨已基本完成。1.7元/斤的生菜、2元/斤的菠菜……這些本來在夏天最有市場的葉菜,成為小趙首先棄選的品種。
小趙棄選葉菜的理由非常充足。價格偏高的葉菜已經成了滯銷品種,又是最不好保存的品種。一旦降雨持續一兩天,葉菜首先發黃打蔫沒了賣相,店里損耗太大。綜合一下小趙昨天進貨的清單可見,昨天他共進了一噸左右的蔬菜,比平時少了20%左右。這其中,生菜、菠菜、茼蒿、苦苣等只占了不到100斤。
“上次天氣預報下大雨是在7月22日。”西崗區長春路北石道街附近一家社區菜店的攤主告訴記者。由于每次暴雨過后葉菜價格都飛漲三成左右,該攤主在當天清晨從甘井子區的三興果菜批發市場里進了30斤生菜、菠菜和香菜。同時,整個菜店都把蔬菜價格調高,以菠菜為例,當天的價格都賣到了六七元錢一斤。
這位攤主回憶說,結果那天大雨沒來,顧客也不上門,之后就是連續的高溫天氣。這三種菜的當日進價都在3元/斤左右,加上運輸成本和攤位費,零售賣到4元/斤也沒什么賺頭。這么高的價位走量很小,最后這些菜的大部分都在悶熱的店里爛掉。這位攤主說,昨天他不但沒有將菜價上調,相反,還將手中的幾斤生菜全都以5元3斤的低價“清倉”了。
地產露天菜壓住菜價
昨天的雷雨天氣里,本地葉菜價格未觸“電”上漲。除了油菜、香菜兩個品種的價格略漲之外,生菜、菠菜等品種表現十分淡定。
來源:半島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