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thenationalporkproducerscouncil,nppc)周一致函奧巴馬政府的貿易主管官員,表達他們強烈反對重啟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因為臺灣禁止在豬肉中添加萊克多巴胺。
臺灣國會最近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但不同意讓含有相同藥劑的豬肉進口。
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理事長杭特(r.c.hunt)認為,臺灣沒有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不是無心地掛一漏萬,而是臺灣政府為了要和美方重回tifa談判而耍的計謀。
杭特說,在臺灣,豬肉遠比牛肉來得重要,而且臺灣的豬肉生產者也比牛肉生產者更有政治實力。這就解釋了臺灣當局為什麼對含萊克多巴胺的牛肉和豬肉采取兩套標準,這是唯一的解釋。
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要求美國貿易代表科克(ronkirk)、國務卿希拉里和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vilsack)讓臺灣明白,單只是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的牛肉,是不足以使美國重回tifa談判桌的。
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敦促美國官員要對臺灣抬高價碼,向臺灣表明,如果臺灣不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美方就不會支持臺灣進入“泛太平洋伙伴關系”(trans-pacificpartnership,tpp)。
杭特說,美國該采取各種可能的手段,包含司法工具,來讓臺灣開放市場。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海耶斯(dermothayes)指出,如果臺灣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美國對臺灣的豬肉出口將會在10年內增加4億1千7百萬美元。在去年,美國銷到臺灣的豬肉總值只有380萬美元。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