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巨東集團與臺灣企業聯手,投資1000萬元建成全市最大的生物有機肥廠,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把巨東集團公司的雞糞、豬糞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肥料化處理,生產高效環保的生物有機肥,充分發揮了生態廣西建設引導資金作用,推動了全市種養業的生態發展。
據統計,像這些生態規模養殖經濟實體在玉林市不下一萬家。近年來,玉林市這些生態規模養殖經濟實體依托技術創新,以典型示范,引導養殖業從傳統養殖方式,加快向種養結合的高效生態養殖、健康養殖、綠色養殖和標準養殖轉變,推動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和污染物綜合循環利用。據統計,全市30%規模生豬養殖場建設了沼氣池,60%建設了多級化糞池處理糞污。年節約用水達64萬立方米,節電達35萬度以上,減排養殖污水達70萬噸以上,減排折合化學需氧量達0.58萬噸以上,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創新模式,循環利用。玉林市水產畜牧等有關部門積極鼓勵廣大養殖戶發展“豬-沼-魚”、“豬-沼-果”、“公司+基地”、“公司+園區”生態立體養殖模式,大量建設沼氣池,利用畜禽糞便產氣、發電、照明、取暖、孵化,并在養殖場內和周圍山頭發展種植荔枝、龍眼等經濟林果和蔬菜、牧草。打造了陸川縣英平畜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福綿區三和養殖公司等一批典型。
農牧結合,種養平衡。北流市涼亭公司大力發展養雞業,同時建立了500多畝綠色優質谷基地,實現雞糞種水稻,谷糠養雞,取得了“銅鼓王”綠色大米認證。依托企業產生的雞糞生產無害化生物有機肥,利用有機肥發展有機大米種植,利用有機大米及谷糠養殖出更高效益的“涼亭牌”有機雞、有機雞蛋。北流市奶水牛養殖場則以牛糞堆肥發酵制作肥料,用來種植牧草。牧草喂牛,實現了循環養殖。春茂集團、和豐公司等不少養殖場以這種模式把沼液、糞渣提供給農業、林果樹種植使用,形成了良好的養殖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