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市農業部門獲悉,張家界市今年春茶產量1328萬噸,春茶銷售形勢好于去年,茶葉售價比去年上漲20%左右,產值5883萬元,較去年增收1373萬元。這是近年來,張家界市茶葉產業恢復成長的一個有力佐證。
張家界市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是湖南省優質綠茶生產基地之一,所產龍蝦茶、青巖茗翠、白鶴井、天子銀毫等茶葉曾獲部優、省優產品稱號。全市茶葉種植面積最多曾達到20萬畝,產量6000多噸。由于多種原因,近年來茶葉種植面積銳減,2010年僅有3萬多畝,茶葉產業處于低谷。為了進一步發展茶葉,自2010年以來,張家界市把茶葉產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成立了全市茶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制定了茶產業總體發展目標,將茶產業作為市級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的重點加以支持。各區縣加大工作力度,通過多種舉措,使全市茶葉面積和產值逐年增加,產業逐步壯大。
在科技支撐上,各茶葉主產區縣及茶葉主產鄉鎮都配備了茶葉技術推廣人員,開展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積極推動茶企業與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進、吸收和轉化。全市新擴茶園90%以上推行良種茶苗栽培,選用適制性好、內含物豐富的品種,如“碧湘早”、“儲葉齊”等無性系繁育品種。同時,與省茶科所合作在武陵源建立了150畝優質良種茶葉示范展示園、50畝母本茶苗園。
在市場營銷戰略跟進上,張家界市成立了“澧苑茶業公司”,整合打造“張家界茶”品牌,還引進“茗正緣順”等茶葉知名企業到張家界市投資興業。由市農業部門和市茶葉協會主辦的張家界市茶業專業市場于2011年在大庸府城正式開業,吸引了20多家企業入駐。企業經常組織開展名茶評鑒、茶藝表演、以茶會友、品茶賞月等一系列茶文化活動,以茶文化推動茶產業發展。
另外,為了提高茶葉品質,張家界市積極開展認證工作。目前,投產茶園均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申請綠色產品茶1個,有機茶系列產品7個。張家界市在做好做精茶青加工的同時,還積極探索茶葉的多樣化加工,提高茶葉附加值,增加茶農收入,逐步實現從重點生產春茶向春夏秋三季并重轉變,從以綠茶產品為主向綠茶、紅茶、黑茶同步發展轉變。
多措并舉,使張家界市茶葉產業生機盎然。自去年以來全市共新發展良種茶園近1萬畝,目前,全市茶園總面積達到了4.6萬畝。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全市將在整合“張家界茶”品牌的基礎上,以市茶葉總公司和茶葉企業為龍頭,帶動茶農種植“致富茶”,力爭茶園面積在2015年達到10萬畝以上,產量1萬噸,產值3億元。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