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城區不少水果市場,外地西瓜1.5元/斤都賣不大動;而在永川區五間鎮新建村,5元/斤的本地西瓜卻供不應求。記者近日在該村獲悉,前段時間連續降雨天氣雖使該村西瓜大面積受災,減產三成,但瓜農收入反而比去年增長兩成以上。
“我們的西瓜根本就不進入永川和重慶主城的水果市場!”在該村西瓜基地專家大院門口的銷售大廳,村西瓜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王彬指著地上堆放的西瓜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瓜農上午才送來的,頭天的西瓜早已賣完。
而他銷售西瓜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坐在銷售大廳靜等客人上門:該村西瓜自6月份上市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兩三百人駕車前來購買,雙休日則多達五六百人。今年的瓜價每斤比去年提高了2元,達到5元/斤;一個禮品包裝只有兩個西瓜,賣價100元。
記者調查后發現,該村瓜農之所以能在大幅減產的情況下實現大幅增收,最根本的原因,是組建了西瓜專業合作社,提高了瓜農在種植、管理、銷售等環節的組織化程度。
據了解,新建村從2004年開始大規模發展西瓜,2006年成立了西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使該村的西瓜種植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合作社通過建專家大院、引進農業專家,引入先進的西瓜品種與種植技術,使該村西瓜品質得到提高,先后獲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
西瓜專業合作社還通過注冊商標、舉辦西瓜節,大大提高了新建西瓜的知名度。從2009年以來,該合作社連年舉辦西瓜節,使該村“潤之爽”西瓜名聲越來越響。目前,開車到該村買西瓜的消費者不僅有永川的,還有周邊榮昌、大足乃至來自主城區的。
西瓜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銷售方式,有效保障了西瓜的品質。根據合作社的質量要求,瓜農送來的西瓜必須達到全熟才收。而市場上的外地西瓜,一般七成就采摘上市,這樣既能延長西瓜銷售時間,又不影響下一批西瓜產量。但全熟的西瓜,在糖分含量、口感上遠好于七成熟的西瓜,這也是新建西瓜雖貴卻俏銷的“秘訣”之一。
這種統一的銷售模式,還避免了瓜農之間相互殺價。
正在地里摘西瓜的大戶黃仁超告訴記者,她種有10畝西瓜,目前第一批已快賣完,其中賣掉的好瓜有2萬斤,不合格的瓜有8000斤,除爛掉的外都已送給人家喂魚、喂豬。對此,她雖然有點心痛,但對收入還算滿意:這2萬斤瓜共賣了10萬元,比去年第一批瓜多了2萬元。若第二批、第三批瓜仍能賣出這樣的好價,今年應該能實現20萬元總收入。(憶青)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