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后選擇了自主創業。記者了解到,現在的大學生自主創業,除了要選好項目、具備相關的技能外,個人的信用和素質也非常重要。其中,良好的信用是吸引長期客戶的重要原因,也是找到不錯合作伙伴的堅實基礎。
2009年,十多名大學生進入彭山萬畝葡萄園開始創業。在市、縣團委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們申請到貼息貸款和三年免地租等優惠政策。三年間,他們通過誠信經營,不僅如約還完了所有貸款,還幫助數百名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實現了就業。今年,他們將在耕作了三年的土地上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三年間,他們走過了一條堅實的誠信之路。
張籍友的誠信“生意經”
張籍友是電子科大成都學院的畢業生,畢業之后選擇了回鄉種葡萄。
創業之初,張籍友經歷了不少艱辛。第一年,葡萄園是沒有收成的,完全是純投入,在各方支持下,他從銀行借了兩筆貸款。第二年葡萄長成,張籍友是又開心又擔心開心的是付出終于看到了回報,擔心的是葡萄的銷路。
葡萄成熟時,陸續有老板下鄉收購葡萄,張籍友回憶道:“當時有個老板來,說定了3元5一斤的價格,交了幾萬元的定金?!焙髞?,周圍幾家的葡萄都賣得差不多了,張籍友這里還有不少葡萄,有的老板找到張籍友,打算以4元5甚至5元一斤的價格收購他的葡萄,被張籍友拒絕了:“當時完全可以把定金退回去,把葡萄賣給出價更高的人。但是,我已經跟別人談好了,定金也收了,這個時候反悔不僅會給別人帶來損失,更重要的是我的信用也要受損。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講誠信,這次為了更高的利潤損害了我的信譽,下次還有誰跟我做生意呢?”最后,張籍友還是以低價完成了最初定下的買賣。
有了第一筆收入,張籍友就想到了還貸款。雖然成本還沒有全部收回,除去日常開支、果園擴大的費用,利潤所剩無幾,但他還是咬咬牙,還上了銀行的貸款。
不僅買賣方面講誠信,張籍友還對葡萄的種植技術進行了改進,不打農藥,不用殺蟲劑,完全靠生物技術和人工修剪來保證葡萄的健康生長。
來源:眉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