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新聞網7月31日訊(張庭陸永忠)7月30日,江安縣留耕鎮方石村獺兔養殖場,十多間標準養殖房錯落有致地排列在養殖場內,工人們正在忙著查看獺兔長勢,進行防疫。“現在有800只種兔,3000多只商品兔,商品兔即將出欄。”養殖場負責人陳犀告訴記者。
陳犀是一名退役軍人,在部隊一干就是23年,2008年退役后,他一直尋思著要回老家江安縣創業。“通過考察,我覺得養殖獺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陳犀坦言,他對養兔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是他認為國家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并且獺兔市場行情也不錯,說干就干,2011年下半年,陳犀的獺兔養殖場選址在方石村,隨即開始進行修建。“占地15畝,計劃建近1萬個籠位,現在已經建好4000多個籠位,正在建設的籠位有2000多個,投入資金200多萬元。”陳犀介紹說。
去年12月,陳犀從河北引進了800只種兔開始飼養,可是,困難和問題遠比陳犀想象的大。今年5月,由于連續的陰雨天氣,加上防疫工作沒有到位,陳犀養殖場的3000多只商品兔患病死亡,直接損失達20多萬元。“獺兔市場行情也是急轉直下,那段時間壓力非常大,到底要不要繼續搞下去,怎么搞,我自己都有些茫然。”陳犀說,但是,23年的從軍經歷,練就了他過硬的心理素質和不服輸的精神,陳犀沒有被困難嚇倒,他一面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一面總結經驗教訓,尋求與相關科研機構合作,爭取養殖技術上的支持。
“等條件成熟的時候,我打算采取基地加農戶的方式發動當地農民養獺兔,幫助大家增收致富,這也是我搞獺兔養殖的愿望之一吧。”陳犀說。
來源:宜賓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