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廣東珠海、茂名、開平、恩平、高要等羅非魚主產區陸續發現疑似鏈球菌病,普遍比去年提前了將近一個月,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今年魚價已長時間低迷,如今又遇上病害肆虐,這對羅非魚整個產業鏈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魚苗場銷量減半
“今年上半年我們羅非魚出苗量減少了4-5成。”廣東羅非魚良種場銷售經理劉玉華說起魚苗銷量,顯得有點無奈。
羅非魚連續數月跌破成本價,加工廠收魚減少,病害橫行,讓養戶的養殖熱情跌到了冰點。“今年各地羅非魚投苗量與去年同比均有較大程度的減少。”劉玉華告訴記者。據了解,珠海平沙減少了約1/4,高要今年比去年至少減少了1/2,陽江地區今年投苗量平均減少1/3。
“上半年投苗量比去年已經減少很多,本來想著下半年的投苗量會有所增加,現在受病害提前到來的打擊,希望不大。”佛山市三水白金水產種苗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健輝認為,羅非魚行業這次是真的傷了元氣,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恢復。他說,目前羅非魚主要依靠出口,如果年底出口量增加,加工廠收魚增多,價格回升,有可能會挽回部分養殖戶的信心。他還表示,目前羅非魚行業缺乏的是引導,包括品質標準的確定、消費觀念的灌輸、文化品牌的打造,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只要做到以上三點,就能使羅非魚有相應的溢價,走出低價陰霾。
飼料銷量短期內下滑
“與去年同比銷售額下降了10%-15%。”珠海海一水產飼料有限公司市場服務部經理陳家向《農財寶典》記者介紹,“現在公司每天少銷五六十噸飼料,僅是珠海平沙一天就不見了10噸。”行情低迷、病害肆虐、塘租上升、養殖密度降低是養殖戶減少投料的四個主要原因。
但是,陳表示,雖然現階段羅非魚飼料銷量有所下滑,但對飼料企業來說總體影響不大,因為企業飼料產品多樣,無論養殖戶養何品種,都需要使用飼料,就長期而言,飼料總體銷量還將會呈現增長態勢。
來源:南方農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