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雙胞胎集團承辦的中國豬業現狀與飼料發展未來高端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辦。中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農民日報、中國畜牧獸醫報等行業領導、專家,以雙胞胎為案例,結合當前中國養殖與飼料生產,緊緊圍繞中國豬業現狀與飼料發展未來兩大主題,進行了精辟的闡述。
當前,中國生豬產業發展形勢到底怎么看?07年以來,大家對生豬產業發展的認識越來越清楚。生豬產業呈現周期性的波動規律,加上人為因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干預,這個周期性波動有些方面打破了以往3-8個月一個周期的規律。但是以我個人看,目前生豬和豬肉都比過去更穩定,豬肉市場價格也不會出現大起大落。6月份,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較穩定。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為什么一路走低呢?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第一,周期性波動;第二,存欄增加;第三,進口肉對市場的投放量(雖然進口量不大,對價格的沖擊不太,它對市場的信號造成的沖擊是巨大的);第四,農民工大量返鄉造成消費力下降。
整體來說,目前豬肉價格下滑是多種因素造成。我認為,維持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
從整個飼料戰略上也需要思考。應該來講我國生豬產業正處于傳統的生產方式向現代生產方式加速轉變的重要時期。生豬產業已經步入現代化階段,第一是規模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就是競爭速度加快;第二是布局發生重大變化,過去通過傳統的飼料產業的發展帶動生豬產業發展的狀態,已經調整為南方呈現下降趨勢,產業企業加速在東北布局的新局勢。現在來看,無論生豬養殖還是飼料布局還沒有完成,我估計至少還要有三到五年才能完成。此外,還有一個特點,生豬產業鏈在拓展,飼料企業拓展到養殖、屠宰、食品等,產業鏈在不斷拉長。現階段無論是生豬還是飼料市場的波動,波動頻率將增加,幅度將縮小。未來幾年,也難免會出現突發事件,如重大疫情或者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小。在產業鏈方面,勞動成本在生豬業越來越高,人工管理增加新的困難,還有有更多的資本投資進入到生豬產業來。
展望未來,我國生豬的發展可能面臨著七大挑戰
來源:神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